1980年作者在台灣創立了富迪餐飲設備有限公司。引進先進的餐飲設備,不隻是銷售和使用上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後續的服務和培訓,換句話說,理念溝通、教育培訓和售後服務就成為公司最主要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所以,富迪公司就由餐飲設備等硬件的銷售轉變成軟件服務的提供商。
1990年,作者受商業部和上海商業局的邀請,到內地做商業考察訪問,並講授有關連鎖經營的課程。1991年,作者開始規劃台商投資的廣州來來集團。1992年,作者規劃台灣元太祖連鎖店登陸內地。至今,作者從事連鎖經營20餘年,總結20餘年來的經驗,學習和借鑒各行各業連鎖總部的智慧結晶,並在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主任駱建彬博士、副主任吳誌強教授、張超中先生及本套叢書執行主編朱耀祥教授的鞭策下終於完成了此書的編寫。
我國從1989年肯德基進入北京,特許經營進入了導入期。一種產品、一種行業、一種業態在導入期間由於企業運作不成熟、市場操作不規範、加盟商對特許經營初步接觸等原因,多數終端顧客和加盟商受到不良總部的誤導,有的虧損累累,有的血本無歸。也有很多努力經營的連鎖總部,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聘請了歸國學人或港澳台專家為其規劃運作連鎖體係,這些專家有的照搬國外的案例和做法,有的引進港澳台地區或日本的連鎖模式,強加於這些企業之上,不了解特許經營真正的本質,是將企業的優勢結合加盟者的地緣優勢,形成強強聯合的生命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總部發揮品牌優勢、產品優勢、研發優勢、人才優勢、服務優勢,加盟者發揮市場優勢、資金優勢、銷售優勢,惟有整合雙方優勢,共同努力,連鎖企業才有成功的可能。
從1998年以來,無論是國家經貿委或各地的企業,都非常重視特許經營,尤其是2000年,國家經貿委規劃的“中國連鎖十五規劃”明確將特許經營列入國家的重要規劃項目,希望特許經營由初期的占批發零售總額的4.78%提升到20%。這個成長比例看起來雖然很大,但20%隻是美國20多年前的比率。按照作者評估,在2005年底,特許經營在中國將占到批發零售總額的25%以上,在部分發達的城市這個比例將會更高。
作者預測到2010年,中國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也就是連鎖經營的第二個五年規劃末期,中國的連鎖經營將進入成熟期,也就是說中國內地特許經營將占批發零售總額的35%以上,趨近日本現在的比例。以中國的國土麵積、人口總數,將會產生世界上店數最多、經營最卓越的連鎖總部。屆時,將有很多“世界連鎖第一品牌”在中國誕生,而且是由黑頭發黃皮膚的炎黃子孫所創立的。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希望它能在祖國大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為中國的連鎖經營作出一點微薄的貢獻。
希望本書的出版對各個企業的連鎖總部、加盟商和研究連鎖經營的讀者有所幫助。當然本書的觀點隻是代表作者幾十年來的心血結晶,其中不足或錯誤的地方應該不少,希望讀者能多與作者溝通交流,以彌補不足之處。
世界上任何一本書對不同的讀者都有不同的感受或不同的解讀。連鎖經營在中國內地受到的誤解太多,了解太少。本書的出版主要是提供給清華大學職業經理訓練中心總裁班、高級經理班、市場營銷高級班學員和有誌從事這項事業的讀者作為學習教材和參考書。主編要求深入淺出、授業解惑、實事求是,作者才疏學淺恐怕無法達到以上要求,尚請讀者多加指正為荷!
蕭桂森
(E-Mail:foodex@fccchina。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