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創業成功的奧秘(5)(1 / 3)

創業成功要訣之四,不斷積極進取

向全世界大賣摩托車的本田技研公司董事長本田宗一郎,由一個汽車修理廠工人,竟成為世界聞名的大企業家。他的名揚世界,是以積極進取甚至以生命去搏鬥而換來的。在他麵前,再大的障礙和不幸,他都能挺起胸膛麵對,再用雙腳踩出一條路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便辭去修理廠工人的工作,自立門戶,開了一家小摩托自行車組合工廠,向軍部買下在戰時所用的小型電動機,再把它安裝在自行車上。這項最簡單的生意使他賺了一筆錢。

由於機器自行車比起從前的自行車方便而實用,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當時因物資極端缺乏,還沒有一家電器廠製造電動機,因此,貨一賣光就沒有辦法再進貨了。

如果是別人的話,很可能就束手無策了,來個生意結束,或是另謀生路。然而本田宗一郎有的是積極進取、奮力前進的精神,既不會為了一點小成就而心滿意足或沾沾自喜,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困難就停滯不前。

“沒有電動機,那麼,由我們自己來研究,無論有多大困難也要把它做出來。”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材料和技術等多方麵的困難,一件一件相繼被克服後,隔不多久,電動機終於自主製造成功。本田公司走出了發展的第一步。

幾年後,國民收入增加,生活條件大有改善,機器自行車就逐漸被人冷落,代之而起的是摩托車。本田就順應時代的需求而開始大量生產摩托車。

當他在試製四輪轉E型發動機時,常常長年累月地和技師們一起在去箱根的路上試驗它的效能。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他依然不屈不撓地繼續試驗。後來有一天,老天爺不作美,開始試驗後,天氣變了,暴風猛烈地吹起來,繼之而來的是傾盆大雨。但這大風大雨並不能阻擋他那為了研製更好的發動機一刻都不敢懈怠的熱情,他們全部被淋成了落湯雞。

試驗終於獲得成功,更完善的發動機研製成功了。本田歡喜若狂,在雨中擁抱著技師們,情不自禁地哭泣,此情此景,真是動人心弦。這隻有把整個生命都灌注於事業上,把事業和生命融成一體的人才會如此。他的事業能有突飛猛進的發展,都來自於他的這種積極進取的精神。

本田說:“商品的需求是努力創造出來的,並不是光靠等待就會產生的。”

1960年,據日本運輸省估計,在日本全國的摩托車中,本田摩托車的市場占有率是15%,然而到1974年時,本田摩托車的市場占有率已高達70.3%。

汽車大王福特也是一位積極進取的實業家。常對員工們講“積極、奮鬥、前進”的福特,有一段時期,他的工廠缺少熟練工人,因此陷於半停頓的狀況。

有一天,工廠負責人憂心忡忡地向福特報告說:“現在的工人們都是新來的,看情形,過幾天工廠非得停工不可了。”

可是,福特並沒有慌了手腳,也沒有頹然若失,他從容不迫地笑著說:“不用操心,我有辦法。”

這位工廠負責人惶惶不安地問福特:“有什麼辦法呢?”

“培養熟練工!”

這種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可以說是促使福特事業一帆風順、無往不勝的一個動力,他能在企業界聲威遠播,都是運用積極進取的精神得來的。

創業成功要訣之五,有遠見卓識

很多經營者是透過自己狹窄的世界及以往的專業經驗這個有色眼鏡來思考判斷。銀行員和會計出身的經營者常把數字排在腦子裏思考並經營事業。這樣雖然踏實持重,但是不能看得遠大,想得周全,總是在自己的經驗裏打轉轉,隻能看到眼前。因此,本來能夠大為發展的企業,往往被他們的短視所限製或是被扼殺,沒辦法更加長遠發展了。

隻站在自己所經營的事業上展望未來,並站在自己的經驗上策劃方針,事業就不能發展壯大起來。應該超脫偏執,站得更高,把眼光放遠,再加上雄心和毅力,這樣你的事業才能更加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