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樹棠與“滄州落子”(2 / 2)

文武落子編舞隊形有:半邊場、銀扣場、二龍吐須、剪子股、井欄木、夾籬笆、穿花(三人花兒、五人花兒)、對子馬等。

周樹棠認為,民間歌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全國各民族民間舞蹈中,記錄下了許多舞蹈語彙和舞蹈動作。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很多優美動作融進落子舞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的組合。這些絢麗多彩的優美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藝術感染力,繼承和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倪官屯村的落子隊,從解放初到2000年曾獲省、地、縣多種大獎。1956年代表南皮縣出席天津市群眾文藝調演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1978年2月應調參加中央新聞紀錄片“中捷友誼之花”調演錄製演出活動半月餘,出色地完成任務,獲演出獎。此片曾參加我國與澳大利亞文化藝術交流並在澳大利亞放映,受到澳大利亞人民的喜愛與讚揚。1989年,曾榮獲河北省神龍獎。

落子舞的第五代傳承人周樹棠先生於1981年10月10日病故於石家莊,享年56歲。河北省人民政府為這位民間舞蹈藝術家在《河北日報》向全省人民發了訃告。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武式教師辛振升先生和周樹棠的師弟文式教師崔玉明先生(現均已80以上高齡),無私地把文武落子全部傳授給他們的高徒孫瑞宏、張樹生先生。他二人教練出的南皮縣大浪澱鄉王環五卜村落子隊,在滄州市委宣傳部、文化局舉辦的2006年春節文藝花會展演中獲一等獎。另有落子藝人周建國、閆義海二位先生,在精心培育和傳承民間舞蹈落子藝術中,亦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孫瑞宏、張樹生、閆義海、周建國幼年進倪官屯村“落子坊”學藝,由於他們專心學習、刻苦鍛煉,並且有老一輩教師們的精心栽培,加上周樹棠生前回鄉探親時的言傳身教,使他們的落子舞技藝臻於成熟,集文、武落子理論、套路於一身。

孫瑞宏先生以他優越的文化素質條件,以及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執著與熱愛,在傳統落子基礎上,大膽創新編舞設計了幾個新舞場。編寫了上百首新歌詞,編輯到他的《落子歌詞集》中。並在落子扇花中設計了手搖上飄扇、旋轉扇、舞台扔扇、左右跨步扇等十二個扇花。在板式中創新設計出獻花板、左腰板、蹲步板、右腰蹲步板、過腦提步下蹲板等20個板式。設計、編舞了落子舞陝北民歌老調新詞《南泥灣》、《掐花心兒》等。都是反映農民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歌頌新詞,深受農民喜愛與歡迎。

孫瑞宏、張樹生被南皮縣、孟村回族自治縣、泊頭市、黃驊市近二十個村莊和單位、學校聘為落子舞教師。可以說,落子之花遍地開,桃李滿天下了。他們對民間文化藝術的熱愛與追求、以及積極傳承的執著勁兒,令人感動!他們經常不要報酬,無私奉獻。有的村子屬於農民自發組織聘請,不管飯,他們就自掏腰包到飯店吃燴餅,方圓幾十裏內,不要求車接車送,自己騎自行車趕去,沒有絲毫私心和架子。人們普遍讚譽他們是人品、藝德均高尚的落子傳承人!

注:據《滄縣誌》記載,“落子”原為“樂子”。在這裏落、樂二字均音lao(音同“烙”)。

(責編:劉建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