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棠與“滄州落子”
民間藝術
作者:丁桓起
周樹棠1925年出生於“落子”之鄉南皮縣倪官屯村,幼年進本村“落子坊”學藝,之後又拜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藝名“玻璃翠”的閻雙祥為師,坐科學藝,工旦角青衣。周樹棠先生刻苦學習磨煉數年後,打下了旦角舞台藝術的紮實功底。他把封建社會中多愁善感、悲悲戚戚、嫻淑文靜的淑女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境界,成為遠近聞名的“青衣皇後”,被戲迷群眾譽為“大酸梨”。這一綽號成了他的藝名,也成就了他的事業(“大酸梨”這個稱號至今仍流傳於民間)。
周樹棠先生和馬樹亭先生為倪官屯村第五代落子傳人。周樹棠是“文落子”傳人,憑著紮實的功底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他在落子歌舞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創新,把戲劇舞台藝術揉進了落子舞中,突出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即“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三要素,充分體現了線條美、韻味美的造型,塑造出典雅秀麗、活潑可愛、俊俏調皮的少女形象。舞步又吸收了我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點,使“滄州落子”達到了新的藝術高度!
解放前民間文化藝術被視為“下九流”。解放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方針指導下,於1956年,南皮縣舉辦了一次民間文藝調演活動。由周樹棠扮上花旦角色領舞的倪官屯村“落子”隊,亮相南皮縣文藝調演會場,贏得了個滿堂彩!河北省藝術院校和戰友文工團專家還專門找周樹棠談話,發現他談吐不凡,有一定的文化修養,並對民間舞蹈藝術知之甚多、頗有研究。這兩個單位如獲至寶,爭相聘他為舞蹈教師。從此,周樹棠登上了國家高等文化藝術院校的講台。
“落子”發源於滄州地區,是冀中平原具有濃鬱色彩的民間歌舞大秧歌的一個分支,也可以說是介於大秧歌和戲劇之間的一個歌舞劇種。
據《滄縣誌》、《滄縣文化誌》記載,落子起源於清代嘉慶、道光年間,至今有二百餘年曆史。古時的“落子”女角腳穿寸蹺(三寸長、三寸高的木底鞋,又名踩寸子),戲裝花旦化妝打扮,形似林黛玉、鶯鶯、小紅、白素貞、小青等花旦角色,具有端莊嫻淑、典雅秀麗、飄逸含蓄的陰柔之美。男角是戲裝武生短靠打扮,足蹬快靴,頭罩英雄巾,前額上豎幾個紅綠色小絨球兒,形似黃天霸、朱光祖、花榮、燕青等武生角色,具有朝氣蓬勃、英姿瀟灑的陽剛之氣。在落子舞曆史發展過程中,又分成“文落子”和“武落子”兩個係列。
“武落子”俗稱瘋落子。男角手持霸王鞭,女角右手拿竹板,左手拿節子,加上節奏明快的舞台鑼鼓樂器伴奏。特點是舞蹈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女角甩開長臂,竹板、節子上下翻飛,板、節聲脆,碎步翩躚,衣袂飄飄。男角手持霸王鞭,全是武術中鞭、刀招式造型,如橫鞭、捋鞭、翻身鞭、蹲步背鞭、大背刀、小花刀等武術招式,動作敏捷,蹲竄跳躍,剛柔互濟,男女對舞,穿插其間,配合緊湊。
打完二板後,隊形變圓場,男角武生隨著緊鑼密鼓的節奏,從隊列中向場子中間翻跟鬥出來。這時,翻踺子、打跟鬥、蠍子爬、剜泥鰍、海裏翻花、鯉魚打挺、獅子滾繡球等花樣招數也都亮了出來,藝術性地穿插其間,每當此時掌聲叫好聲連成一片,場麵異常火爆!舞台鑼鼓點的打法為起鼓常勝點兒、變點兒、常勝鼓點兒、煞鼓點兒。
“文落子”在道具配備上有兩種,一是女角手拿竹板、節子,男角手拿霸王鞭;二是男女演員全部拿扇子、絲竹管弦樂器(笙、笛、月琴、板胡、二胡等)伴奏。特點是男女對舞,扇花多變,節奏變化多,舞姿造型多。注重齊整劃一的隊形和身段兒曲線的優美,講究的是女性“三道彎”造型:突出“三道彎是硬功,嫦娥下凡在舞中”以及婀娜多姿、秋波含笑的韻味兒內涵。文落子輕歌曼舞,多有唱詞。歌詞內容大多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對苦難生活的傾訴,以及對愛情、自由、幸福等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如:河北民歌《茉莉花》、《放風箏》、《歎情郎》、《繡手絹》、《織蒲席》、《尼姑思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