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寢宮為幹清宮,皇後為坤寧宮,幹清宮與坤寧宮之間是交泰殿。意味著“幹為天,坤為地,天地交泰,陰陽和合”。紫禁城宮殿的文飾圖案,到交泰殿第一次出現了鳳。東西六宮的名稱,也大多暗喻男女交合,生兒育女。

康熙二十年的冬天,剛剛才結束帝國的慶祝大典,後宮的冊封儀式,就迎來了三年一次的後宮選秀。來自全國的妙齡少女彙聚在禦花園。她們將有人成為大清國的後妃,在曆史上刻畫出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有人將如同做了一場春夢般了無痕跡地褪去。但此刻

她們都被稱為“秀女”。

中國曆代的後妃,大多來自貴族權臣之家。然而,為了鞏固皇權的聯姻,往往潛伏著更大的政治危機。到了明代,為了防範外戚幹權,朱元璋一改舊俗,明文規定皇室後妃應選自民間。

清朝入關後,皇帝的後妃主要來源於八旗秀女。順治朝規定,凡滿蒙漢八旗官員的女兒,年齡在13到17歲之間,都要參加每三年一屆的選秀。其中不僅產生皇後嬪妃,也為皇子皇孫,親王郡王等皇家宗室物色福晉。超過17歲又一直未被選中的才可以另行婚配。嚴格的製度確保了皇族婚配的優先權。

東方才剛剛露出晨曦如魚肚的白,幾十名宮裝少女卻已經穿戴整齊,打扮的煥然一新在幾個年長的教引嬤嬤的帶領下排列整齊地朝著紫禁城裏的神武門走去,她們最終的目的就是延輝閣,清朝曆代遴選秀女的地方,經過內務府的初選和淘汰,原本近千人的選秀大軍此刻隻剩下寥寥的幾十人。閱選時,她們按八旗的順序,一般七八個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後們挑選。被挑選女子的名字,每排寫一張單子,留宮中存盤,這種名單,在檔案中稱為“秀女排單”。

章佳氏福凝不像別的秀女似的,第一次踏入紫禁城的深宮後院,震驚於內廷的雄偉華麗而左顧右盼,隻是高昂著美麗的頸脖看向朝陽殿外。

紫禁城真是大啊,她們一大清早出發,穿過重重次第的宮門,還沒有走到延輝閣,而她聽教引嬤嬤說過,延輝閣還隻是在後宮的偏角,這個後宮到底有多大呢?

現在太陽就已經完全升起,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片雲彩,金燦燦的光芒耀眼地讓人睜不開眼睛。福凝有些近乎崇拜地欣賞著太陽,隻因為它是世間萬物的主宰。她的目光越過人群看向遠方,天地無比遼闊。

突然身後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伴著太監獨有尖細的嗓音著急而惶恐的由遠及近,眾秀女不由地麵麵相覷,是誰?在這人人都屏氣凝神的後宮中如此放肆的高聲笑語。

很快眾人就見到了答案:一騎俊逸黑馬載著一個紫衣的少年如閃電般縱騰而來,在人群邊刮起一陣不小的旋風,不少少不更事的少女紛紛揚起好奇的頭顱注視著這位駿馬上的追風少年,大膽些的已經紅著臉在竊竊私欲互相咬著耳朵猜測這位俊朗少年的真實身份,她們都是出身世府的名門閨秀,即便從父兄不經意流露談起的口風中也大概了解到紫禁城騎馬是何等的身份才能有的榮耀。

隨行進來的幾位教引嬤嬤見了馬上的人卻嚇得臉色鐵青,她們厲聲嗬斥秀女們低頭下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