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補充良妃的資料(2 / 2)

1673年(康熙十二年)三藩叛亂,滿清軍隊傾巢出動前往南方六省平叛,京畿空虛。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年輕氣盛的布爾尼親王乘吳三桂叛亂,欲從盛京劫其父阿布鼐反清,被從嫁公主長史(官職,即秘書)辛柱告發。清廷派遣撫遠大將軍多羅信郡王鄂劄、副將軍圖海率家奴數萬前往鎮壓。布爾尼叛亂前曾遣人聯絡鄰近的土默特、奈曼、喀喇沁等外藩蒙古部落同叛,但是,隻有奈曼達爾罕郡王劄木山和附屬察哈爾的喀爾喀輔國公垂劄布響應。其他各旗或奏報其反謀,或出兵協剿,布爾尼勢單力孤,很快被清軍擊敗。達祿一役,清軍擊敗察哈爾兵,都統晉津率其族降於陣前,餘部潰逃。清軍追至瓦子府東三十裏處,布爾尼親王麾下五個佐領率兵三百餘名投降。布爾尼及其弟羅不藏兵敗逃走,途遇科爾沁親王沙津前來會剿,勸降不從,沙津率兵追殺布爾尼和羅不藏,將布爾尼兄弟射殺。平叛之後,清廷嚴懲布爾尼的親信及屬下官員,策動並追隨布爾尼兄弟叛亂的十四名外藩察哈爾大臣,除六人戰死,三人失蹤外,餘五人悉於軍前正法,其叛人妻孥賞給有功官兵。清廷對阿布鼐亦嚴厲處置,處絞了禁閉盛京的阿布鼐,其妻沒入官,阿布鼐幼子及布爾尼和羅不藏之子,“並於軍前正法”。布爾尼妻原係滿族安親王博洛之女,歸其父安親王,羅不藏妻因其兄額駙沙津平叛有功,交與沙津,其女悉沒入官。其屬民一部分歸入滿洲八旗充軍、另一部分投靠外藩蒙古各旗。九月,清廷特遣理藩院侍郎博羅特等將來降的察哈爾旗逃散人口暫時安插於義州、錦州等處,後被分別遷徙今河北宣化與山西大同附近,分散編入八旗滿洲和蒙古佐領之內服兵役,徹底取消了原來的旗、佐組織。止此,外藩察哈爾的蒙古汗裔嗣遂絕,旗亦被削,標誌著北元政權及其餘部的徹底覆滅。

===========================

良妃是有很高血統的蒙古親貴——因為良妃祖上林丹汗擁有象征是成吉思汗嫡係子孫的元朝的傳國玉璽。

可惜,為了大一統,漠南蒙古的公主被康熙沒入了官為奴。

雖然這個資料隻有講到十四年阿布鼐幼子的女兒都被沒入官府為奴,但是我估摸雖然前幾次都有打擊阿布鼐,但是康熙還並沒有把阿布鼐家族趕盡殺絕,直到阿布鼐之子起兵、兵敗,才有記載將他們的女眷或遣回原籍或衝入官府為奴。

~~~~~~~~~~~~~~~~~~~~~~~~~~~~~~~~~~~~~~~~~~~~~~~~~~~~~~~~~~~~~~~~~~~~~~~~~~~~~~~~~~~~~~~

剛找到的資料,原來良妃的出身那麼高貴啊,顛覆顛覆了,我推測獲罪以前也是知書達理的官家小姐,結果人家是漠南蒙古的公主,這個有看點啊,康熙是她的殺父仇人啊,這麼勁爆的角色一不小心就讓我忽悠過去了,為嘛現在才讓我發現啊~~~~懶得推倒重寫了,大家將就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