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那天,我們乘車去了玲子的“蟑螂村”,玲子帶我們去她任教的學校裏玩。正值暑假,學校裏很安靜,校園裏有幾棵石榴樹,果子又大又紅,玲子摘了一個,掰開,遞給我。我們一邊吃一邊在校園裏漫步。看見教室裏的腳踏風琴,我們想起那個嚴厲的音樂老師,入學不久後給我們上五線譜的課的情景。上個世紀90年代,從各縣市招的初中畢業生,樂理知識實在少得可憐,偏偏那個音樂老師是個彈鋼琴的高手,在省裏乃至全國都很有名氣,還參與教材的編寫,當然,這些我們都是後來知道的。老師對著一群“聽雷的鴨子”,氣不打一處來,“你們這些人,怎麼考上師範的?怎麼通過麵試的?我講得口渴得很了,你們還是聽不懂!”全班的同學都低著頭,玲子不急不緩地說了句:“老師,窗外在下雨!”玲子聽完對往事的描述後,迅速把一口石榴籽吐出,質疑事情的真實性,她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是我編的,倘若真有此事,她音樂指不定要掛科的。
玲子讓人感動的,當然不止她的幽默,她還是很多人肚子裏的蛔蟲。我要結婚那會兒,打電話給她,我隻說了句:“要和我結婚的人你認識。”她就能直接說出先生的名字。先生是我隔壁班的同學,我宿舍的5名女生就是他班上的,據說先生把這一消息告訴他同學時,很多人都覺得出乎意料。玲子要結婚的時候,我們幾個舍友陪她去買東西。先生調侃說,那個那麼“威武”的人終於也“推銷”出去了。玲子的先生是公務員,結婚不久後,玲子生了個兒子。玲子曾打電話給我,嘮叨她和她的台灣叔公打麻將又輸給老人家多少錢,本打算贏一些,給兒子買奶粉的,沒想“舍了孩子,卻套不著狼”。我們知道玲子的叔公很疼她,可是在麻將桌上,他們是錙銖必較的。
和玲子在一起,偶爾你會覺得:零星的對話,可有可無。認識玲子快20年了,前幾天她打電話給我,說肚子有點不舒服,窩在沙發上給我打電話。放下電話,我突然覺得玲子就是一片酩酊的月光,讓人總是會想起她。
我家的三國時代
先生屬龍,我和寶寶屬馬,搬新家的時候,我們特地請了位書法家寫了幅字“龍馬精神”掛在家中。寶寶剛會說話的時候,人家問她,你爸爸比較愛你,還是媽媽比較愛你?寶寶總是說,爸爸比較愛我,媽媽也比較愛我。逗得問的人直樂。寶寶隨爸爸姓,名字的前一個字是我的姓,很多人看見她的名字總問我,寶寶隨你姓?寶寶若在旁邊聽見,總是一臉嚴肅地搶答:“我先姓爸爸,然後姓媽媽。”乳臭未幹的寶寶用稚嫩的聲音沒有語法地脫口而出。如今,我們常遇見需要表決的時候,寶寶就成了最關鍵的人物,我和她老爸總是不遺餘力地拉攏她。比如,周末去超市或者去先生的同事家,看今日說法或者看天天飲食(我們家的電視可以回播的)。當然寶寶有時候也需要說服我們其中的一個,不過她每次幾乎都是還沒出招,我就沒有招架之力了。
暑假裏,寶寶看三國,問我什麼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衝她做了個鬼臉,耐心地給寶寶講解起來:就好比你和你爸爸,有時候團結一致,就是分久必合,有時候起內訌,就是合久必分。寶寶顯然對我的回答不是很滿意。跑去問她老爸,先生說,哪有這樣的曆史老師?真不是誤人子弟,簡直是誤自己的子弟。然後,他喚寶寶到電腦前,給她看電視劇《三國》。寶寶樂嗬嗬看開了。過了幾天,我問寶寶,三國裏,你最喜歡誰呀?寶寶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喜歡呂布。然後她像爆豆子似的說了一堆理由。我又問,三分天下,你認為你最喜歡哪個領導人?寶寶又像個學者似的侃侃而談:我覺得我們家老爸像曹操,老媽像劉備,我像孫權。我有點吃驚,鼓勵她往下說。寶寶清了清喉嚨,老媽最愛哭,很像劉備,我是孫權,因為你們倆誰都想和我好,老爸當然最像曹操了呀……
仔細一想,三分天下的情形,在我們家倒是常常上演。瞧,寶寶在書桌前寫作業,我捧著小說斜躺著在床上讀。離開學隻剩兩天了,她還有兩篇作文還沒寫,先是把她的一堆小泥人放到書桌上,說要看著泥人才會寫。我安靜讀我的小說,井水不犯河水。不一會,女兒把一堆鉛筆放到床頭櫃,命令我幫她把鉛筆削尖。轉筆刀就在旁邊,我抬頭看了一眼,沒有理她。沒想到急性子的寶寶劈劈啪啪把台燈關了,還振振有詞抗議:你命令我做什麼事情,我就得馬上做,我命令你削鉛筆,你就不做!我正看書,抬頭看見她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有點不舍。於是,呼喚先生,先生從客廳趕來,問明原因,當了和事佬,邊轉轉筆刀邊說:“你們兩匹馬,在一起就鬥!”寶寶聽了破涕為笑。
又一日,我在備課,次日的新課是“法國的大革命”,說來也巧,寶寶湊過來就問,媽媽你知道拿破侖是誰嗎?我心想,這不是正中下懷嗎?我本是個天生的健忘之徒,這麼多年也練就了一身照本宣科的過硬基本功,我張口就來,“拿破侖是法國著名的——”寶寶不由分說地打斷我的話,“拿破侖是吉婭鄰居家的一條小狗的名字!”我有點吃驚,接過寶寶遞過來的一本書《小狗錢錢》,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博多·舍費爾,“輕鬆享有成功與富裕”的字眼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翻看一下封底,博多·舍費爾是歐洲著名的投資家、演說家、暢銷書作家。這是一本適合小朋友讀也合適大人閱讀的教人理財的書。《小狗錢錢》和另外的幾本書是寶寶上個周末去問小朋友借的。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她看完書後會問我:“你知道拿破侖是誰嗎?”一開始我還以為,寶寶問曆史老師這個問題,有點“魯班門前耍大斧”的嫌疑,看來是我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