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爸爸的流水賬(2 / 2)

我們家一直保持著嚴母慈父的分工,淘氣搗蛋被媽媽訓了,總會憋著眼淚,等他來安慰一句就哇哇大哭。他真的極少對我發火,而一旦因為原則問題生起氣來,總是非常嚇人。但是,初中時我經曆了一段失敗的“早戀”,卻是唯一一次,他非常生氣,卻沒有訓我。

中考後被他帶回老家玩,看到了他出生的鄉村,泥濘的小徑,家家戶戶的蓮霧和番石榴樹,蔚藍無垠的大海。我跟著他釣魚、抓螃蟹,在廣袤的濱海平原上看星空,感覺離他那百寶箱一樣神秘的童年,稍稍近了一點。而了解一個人的童年,大概隻算是深入了解這個人的開始。

再後來,我報了住宿製的高中。他很少來學校,但也曾在我錯過周末校車時親自跑來,跟我一起擠公交回家。高考時我還住在宿舍,他和媽媽也沒有像多數家長一樣來考場蹲點,隻在考試當天很早的時候,來學校外麵遠遠看了一眼。

報誌願的時候,同事跟他說了一套“生女兒就不能讓她考外地學校”的理論。他聽了回家當笑話講。在我為選曆史係還是新聞係猶豫時,他說我的性格已經足夠閉門造車,別再皓首窮經跟社會越離越遠。

大學離家太遠,每逢假期回去,都是他下廚做飯,花樣千變萬化。就算早餐是普通的切片牛奶吐司,他也不嫌麻煩要用油煎一下讓它變得美味。

我收集了很多種子,他就趁我不在偷偷把其中一些古怪的拿去種在花盆裏。後來長出了兩棵很不錯的鱷梨、一棵黃皮,他就跟我炫耀:“你看我們家水土多好,還是回來吧!”

漸漸地,同事那套理論又經常被他在電話裏提起,雖然還是講笑話的語氣,媽媽卻在背後嘲笑他:“你爸老了。”

畢業了決定工作,剛開始還不會做飯。他跟媽媽趁暑假來住了一周,每天做家庭煮夫,教我如何料理食物。

回家的假期變得更短,於是他找各種機會來北京出差,專門到我的住處來視察,看我最近的畫稿。每次見麵,總說我瘦了。

前不久一起吃晚飯,喝了點酒,坐著聊天。他為了給我灌輸“談戀愛想太多也沒用,未來的變數很大”這個道理,還向我揭秘了他的初戀史。後來我轉述給媽媽,聽她在電話那頭笑得前仰後合。

在我寫以上這些流水賬的過程中,新的細節不斷不斷地從記憶裏湧現出來。我覺得如果把跟他有關的故事統統寫出來,至少需要一本書的厚度。那也就是我戀父情結的厚度。

他喜歡的東西,有那麼多也變成了我喜歡的。植物,釣魚,文字,北國之春。但是終究不能完全一樣,不可能翻版,不可能重複他的人生,甚至也無法變成他人生的延續。

那句話怎麼說——“兒子是時間給男人的一個不變的考驗,考驗他所看重的一切終究會被兒子視為愚蠢無稽,而且考驗他在世上最愛的這個人,一定會對他有所誤解。”

女兒或許稍微好些。但畢竟也會讓他有些少年壯誌無以繼承的遺憾。我們還是有分歧,有代溝,會吵架,他有時也頗覺遺憾地感歎女孩子終究心比較小,女孩子到底不關心時勢……以及女兒終究是羽翼長成就會飛走。

多年父女,到底是成了什麼樣的存在呢?但不管如何,那句很泛濫的話真是對的:世界上再不可能有哪個男人,像他這樣待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