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虛擬企業財務風險控製(1)(1 / 3)

概述

風險與收益總是相伴而行,企業要追求利潤,就必然麵臨風險的挑戰。風險來自企業及其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而能否經受得住風險的考驗,則取決於企業自身的能力。虛擬企業是一個臨時的動態聯盟,它能快速抓住市場機遇,讓合作各方獲得收益。但是,虛擬企業的各成員企業在享受共同盈利的同時,也要承擔比傳統企業更大的風險。根據Lacity等人的研究,外包形式的虛擬企業中隻有47.80%獲得了完全成功,13%完全失敗,19.60%處於高風險狀態,19.6%因時間長度問題不能確定,其中高風險和完全失敗的比例達到總數的32.6%。可以看出,風險問題及其帶來的負麵影響不容忽視,它可能導致虛擬企業的中途失敗,給企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一般來說,虛擬企業的風險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虛擬企業的經營風險是指盡管各成員企業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聯盟受到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仍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從而導致聯盟失敗的可能性。而目前理論界對財務風險的概念及範圍的確定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財務風險財務活動論,二是財務風險負債籌資論。本書的虛擬企業財務風險控製,是基於財務風險財務活動論的觀點,對虛擬企業的整體財務活動風險進行分析和控製。

8.1虛擬企業財務風險

8.1.1虛擬企業財務風險表現

虛擬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市場風險。

市場機會的不確定性必然會導致市場風險。作為市場參與主體,虛擬企業也麵臨著任何企業在市場中都會麵臨的市場風險。產品相對競爭優勢的不確定性、市場接受時間、市場壽命以及市場開發所需資源投入強度等,使得虛擬企業的市場風險不可避免,隻不過其風險在各個成員企業之間得到了重新分配。

虛擬企業市場風險又可以具體分為政策風險、金融風險、經濟風險和市場風險(行業市場風險)等。

(2)財務戰略風險。

由於虛擬企業所處的市場特殊性,其建立及運營通常需要長期的大額投資。由於投資的不可逆轉性,一旦投資出現問題,虛擬企業的長期大額投資會出現“套牢”等不良現象。同時,對於任何企業而言,戰略本身就具有一定風險,特別對於虛擬企業而言,聯盟形勢的存在致使即使發現財務戰略風險也會因為意見難以達成一致而不能及時得以修正。

(3)協調風險。

作為虛擬企業各個組成部分,每個成員企業都必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己任,這勢必造成單個企業追求目標與虛擬企業整體目標的不一致,甚至不可調和。因此,嚴格的管理和合理的協調對於虛擬企業非常重要。但是,由於虛擬企業中各成員企業分別具有不同的軟硬件環境,管理和協作的困難比較多、風險比較大,甚至可能產生協調混亂和管理失控。常見的虛擬企業協調風險表現為成員企業在合作中步調不一致,項目規劃和實施不統一,產品質量可靠性不高,各成員企業福利和待遇不統一等。

(4)籌資風險。

虛擬企業整體籌資活動並不存在,當出現資金短缺時,主要通過成員企業之間的相互信用融資、相互拆借和相互投資等方式進行調節。這些方式下的籌資風險更多地體現在夥伴企業之間、盟主企業與夥伴企業之間,當它們之間信息不對稱時較容易爆發籌資風險。

(5)投資風險。

對於投資活動來講,首先,虛擬企業成立的基礎條件是市場上確實存在著機遇,但是這種機遇通常具有不確定性,一旦投資失敗就會造成損失。其次,各成員企業與虛擬企業之間的戰略有可能出現不一致,例如按契約規定成員企業需進行專項投資,但這些投資在項目完成後對成員企業的用處不大,這就造成成員企業的投資損失且影響成員企業的投資積極性。

(6)彙率風險。

對於跨國經營的虛擬企業,在投資經營過程中如果東道國貨幣發生貶值,則盟主企業與東道國夥伴企業之間在利益分配上很可能出現分歧。這種因彙率的變動而引起的損失和預期收益喪失使原來調節各成員間關係的契約約定失去效力並造成虛擬企業相應的風險。

(7)道德風險。

由於虛擬企業的管理難度比較大,即使各成員企業之間建立了良好信譽,互相信任、信息共享等難以量化的道德層麵的軟環境被廣泛認可,但是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各成員企業難免會在信息溝通上有所保留,甚至弄虛作假,相互隱瞞,導致虛擬企業內部潛規則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