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裏童裝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情況
浙江湖州織裏童裝科技創新中心(以下簡稱科創中心)成立於2005年,是由織裏童裝發展有限公司(鎮政府下屬企業)負責具體運作、旨在幫助織裏鎮童裝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台。織裏鎮是浙江省內具有鮮明特色的童裝產業集聚地,是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首家掛牌的“中國童裝名鎮”。全鎮共有童裝相關企業12398家,童裝從業人員超25萬人,2009年童裝產量4.5億件(套),銷售額超130億元,市場份額占全國童裝市場的三成左右。但與之相對的是,織裏鎮當地企業產品檔次不高、企業規模偏小、名牌和知名商標擁有較少。為此,織裏鎮政府基於對產業現狀和發展方向的分析和把握,組建了科技創新中心,為織裏鎮量大而廣、規模偏小的童裝企業提供服務,進而帶動產業轉型和升級。5年來,科創中心以“在摸索中拓展業務、在工作中創新服務、在服務中培養人才、靠人才推動發展”為原則,服務織裏童裝產業集群,並已初具規模,現有工作人員28人,直接服務企業500餘家,間接服務企業逾7000家。
科創中心共設七個服務中心,分別為培訓中心、設計中心、展示中心、信息中心、檢測中心、進出口服務中心和進出口孵化中心等,其中,進出口服務中心和孵化中心是鎮政府在認清了織裏童裝集中於內銷市場的情況後,結合產業發展需要新設置的,其他幾個中心都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雛形初具。具體而言,培訓中心是結合童裝企業以及政府的要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設計中心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對流行趨勢的把握,針對童裝款式、花紋等重要內容進行研發,並通過信息平台進行發布,供不具備研發實力的中小企業無償使用,同時幫助企業進行人才引進和品牌建設;展示中心是通過宣傳展示功能,幫助提升企業形象,在促進內銷的同時努力拓展外銷;信息中心是將收集的國內外市場童裝資訊通過“中國童裝網”和簡報進行發布,並幫助中小企業開展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和信息化管理;檢測中心為當地童裝企業提供童裝麵輔料和成品的檢測服務,並幫助企業進行質量標準體係和檢驗檢測體係的建立和完善。
織裏童裝科技創新中心商業模式創新分析
織裏童裝科創中心采用的是獨特的“三位一體”運作方式,即政府、協會(商會)、企業三位一體,通過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身份標簽”,達到為童裝產業集群的整體提升服務的目的。科創中心成立和前期運作基本費用由織裏鎮政府投入,之後通過提供部分有償服務和增值服務獲取收益維持科創中心的日常運作。隨著童裝產業的發展,科創中心不斷增加和調整服務的種類和力度,力圖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具體而言,科創中心的商業模式創新要點如下。
1.調動多方資源,服務產業集群
科創中心除了職能部門的企業化運作方式之外,同時在必要的時候行使協會和商會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扮演政府代理的角色。科創中心擔負著協會和商會“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義務和責任。當國家部委及相關管理部門出台童裝產業相關政策時,科創中心有對行業中的企業傳達的義務;當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碰到實際困難時,科創中心有向政府反映企業呼聲的責任。此外,科創中心還需要就童裝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問題以及織裏童裝產品整體形象等行業共性特點和問題,整合資源,一一突破,從而擴大自身的影響。
必要時,科創中心協助政府扮演政府的角色。一方麵,在需要為當地企業爭取資源時,科創中心利用政府的號召力,幫助企業獲得資助和支持。例如,2007年,湖州市政府推出了扶持織裏童裝產業發展的扶持資金,科創中心發揮自身對行業的了解和影響力,向政府提出了扶持資金的獎勵方案,通過召開創新創強大會引導資金流向,扶持企業發展。2008、2009和2010年3年,共為100多家企業爭取到了1000萬元扶持資金。又如2008年,科創中心通過與湖州市對外經濟貿易局聯係,為織裏企業爭取到13個免費攤位,組織今童王等六家企業組團赴寧波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再如2009年,科創中心組織了3家童裝企業參加義烏旅遊產品博覽會;2010年,科創中心組織了14家重點童裝企業參加了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並在北京組織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大力宣傳織裏童裝的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