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替的業務延伸是由需求導向的。三替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這與企業以顧客為核心的觀念相輔相成。當部分客戶開始反映同一個新需求時,三替就會著手進行市場調查和預測,在得到積極的結論後,即開始進行新業務的建立。這時市場上提供這項新服務的企業還不多,且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務規範,這就給三替以巨大的機會,因為三替的強項正是提供優質的服務。“三替購物網”的成立就是一個例子。如為一個家庭客戶提供服務之後,他們還希望三替家政服務上門的時候,可以順便帶包大米或者帶點其他日用品百貨,基於這樣的需求,三替開始網絡購物服務。不僅是購物網,三替幾乎所有業務的開展都是遵循這種顧客需求的導向而建立的。
三替的業務延伸是有計劃進行的。新服務項目剛開始運作時,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仍以“家庭管家”項目為例。在項目產生效益之前,三替已經投入了相當的資金,如在西湖區租下占地十畝的培訓場地的費用及在整個校舍所投入的裝飾、軟硬件設施設備的投入、講課教師、培訓所需的各類耗品的投入等。這些都作為業務運作前期的沉澱成本。與此相對應的,企業資金有限,在三替沒有引入外部資本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因此,三替必須按照業務重要性和未來發展潛力,有計劃地進行業務延伸。也正因為這種矛盾的存在,三替的業務延伸非常謹慎,遵循在一個時間段隻延伸一項業務的準則。這樣的效果很好,幾乎是做一個、成功一個,一步一步、穩紮穩打。
3.更新運作理念,推動產業升級
服務行業是個進入門檻較低、難以標準化的行業,其他企業發現這個行業有利可圖後可立刻跟進,杭州家政服務企業幾乎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競爭態勢一下子變得緊張。但由於行業發展時間較短,行業標準尚未形成以及監管困難等原因,惡性競爭時有發生。如部分小型家政服務公司用低價的方式搶生意,提供的服務也沒有保證。三替認識到這些問題後,實施了旨在推動行業規範化、標準化的幾項舉措,把看似“小打小鬧”的服務性行業,做成了一個大規模的產業集團。同時也推動了傳統服務行業的產業升級。
舉措之一是實施服務標準化,通過關注細節,提升產業專業化程度。這種“個性化服務”與“標準化方式”的聯係是非常重要的遠見。在製造業中,訓練有素的工人一天可以加工100個產品,而未經過培訓的新手可能做不了50個,還會有次品。這種標準化正是服務行業所缺乏的。鑒於此,三替將服務進行了標準化。如搬家的步驟包括:屈指敲門三下然後等待、隻能班長或司機敲門、稱先生或女士、員工之間禁止說家鄉話以免讓客戶疑慮、冰箱搬運傾斜不能超過45度、所搬電器必須先撥電源再進行搬運等。作為行業龍頭,三替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在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規範了服務市場,也讓市場對家政服務有了新的認識。
另一項重要舉措是推出“家庭管家”的高端服務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呼喚高素質、高技能的家庭服務人員。正是再一次看到了契機,三替率先進入這一領域。與傳統家政服務內容簡單、以體力勞動為主的情況不同,家庭管家是針對高端人群的一種新型服務門類。一個形象的比喻是,家庭管家“站在廚房是廚師,站在女主人身邊是穿衣顧問,站在孩子身邊是家庭教師”。相對應地,他們的待遇也比普通家政服務人員要高得多,基本工資2000元起步,還得繳納社會保險,並有季度獎、年終獎、生日等福利待遇。家庭管家如果多拿一個專業技能證書還有額外獎勵,這樣算下來年薪至少在4萬元以上。盡管價格不菲,但家庭管家還沒正式畢業,都早已被預訂一空。三替進入高端服務領域之後,帶動了家政行業企業服務內容的豐富以及服務層次和附加價值的提升,有效地推動了行業升級。
第三項舉措是服務的信息化。三替全麵實施信息化管理,自主研發了信息管理和呼叫係統。通過這兩個係統,三替30多個分支機構得以在同一業務平台上進行接單、調度、結算、回訪、統計等,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業務流程、運營狀況、財務情況等,讓分散的服務體係成為了一張嚴密的運營網絡,這在全國服務行業絕無僅有。一個企業能夠得到一個城市上百萬人的喜歡和信賴是難得的,但三替卻做到了,這也是為什麼偌大的三替服務集團都沒有一個營銷部、沒有一名業務員的原因。此外,2008年,三替還參與了浙江省政府倡導的社區服務平台“96365”的開發及推廣,為所有服務企業提供一流的物流配送體係、電子商務交易平台、終端服務網點和媒體分銷渠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