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瓜子的情調
刊首語
沈宏非在《聽瓜子》中,這樣描寫嗑瓜子的聲音:“瓜子殼在牙尖上‘劈劈剝剝’地爆裂,吐出時發自於唇舌之間的‘淅淅瀝瀝’及其掉落在前它而去的瓜子殼上所傳來的那聲空洞的回響。”嗑瓜子的畫麵、聲響仿佛就在眼前、耳邊,變成了一段賞心悅目的慢鏡頭。
嗑瓜子代表著閑適。不同於其他零食,嗑瓜子不僅要用到嘴巴,手和眼也是不能閑的,有的人還要雙手並用;何況又是“劈劈剝剝”的爆裂聲,又是“淅淅瀝瀝”的口水聲,必定要分散自己和旁人的注意力。因此在工作、學習時不適合嗑瓜子,也不在適合上班時偷吃的小零食之列,除非是去了殼的瓜子仁。最好是在暫停了一切工作的周末,窩在沙發裏,一把瓜子配電影;或者是無所事事的旅途,嗑個瓜子消磨時光。
嗑瓜子代表著喜慶。過年之前,總要準備許多炒貨,瓜子、花生、核桃等,過去常買散裝,用紅的、綠的、白的塑料袋裝,一袋就是好幾斤,一直能吃到出正月。現在注重食品安全,大多去超市采購預包裝瓜子,量也更少了。一家子人,或是圍坐在電視機前,或是圍坐在暖陽下,一隻手捧著瓜子,一隻手飛快地與唇齒配合,同時還要不停地聊天。仿佛一嗑起瓜子,心情就輕鬆愉快起來,話題也源源不斷。如果心情陰鬱悲傷,似乎是難以融入這樣的氛圍中的。
嗑瓜子也可以代表優雅。印象中曾經有過這樣的瓜子廣告,穿著旗袍的女人嗑著瓜子,紅唇皓齒卻不豔俗,就像豐子愷筆下描述的場景:“那手和頭的轉側的姿勢窈窕得很,有些兒嫵媚動人。連丟去的瓜子殼也模樣姣好,有如朵朵蘭花。”立時將瓜子的情調提升了起來,遠遠超過了市井的範圍。
又至農曆年末,瓜子的銷售旺季也隨即到來,伴隨著獨特的聲響,迎接一段悠閑、喜慶、優雅的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