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疏堵結合 讓“黑暗料理”同樣接受“陽光監管”(1 / 2)

疏堵結合 讓“黑暗料理”同樣接受“陽光監管”

安全

作者:易言

一些無證食品經營單位經過整改後環境衛生大為改觀

一個大型商務區附近的街道邊開出了一排價廉物美的餐飲店,解決了眾多白領中午的就餐需求,卻因為一時拿不到環保的相關批文而無法辦理餐飲許可證;一家在郊區農村經營多年的食品雜貨店,由於房屋是自家的私宅而不是商業用房,無法辦理流通許可證……

過去,麵對以上這些問題無非采取兩種辦法:要麼堅決取締,要麼坐視不管。今年起,上海部分街鎮開始試點將這些暫未達到許可條件的食品經營單位有條件地實行備案登記管理,以進一步規範其經營行為。那麼,備案納管製度是如何實施的?無證食品經營單位需要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才能得以備案?備案的經營單位如何接受監管?近日,本刊記者前往已經開展相關試點一年多的上海嘉定區江橋鎮實地了解情況。

無證經營,城市治理的老大難

江橋鎮位於上海西郊,緊鄰中心城區,地處上海陸上交通的咽喉要道,被稱為“西堂門戶”。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中心人口導入以及大量製造業的落地使得外來人口不斷增加,常住人口中戶籍人口隻有6萬左右,而外來人口卻有20多萬。

江橋鎮食安辦主任金曉萍告訴記者,這麼多外來人口,餐飲的市場需求非常大,所以很多無證食品經營單位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過去如果對這些無證單位采取堅決取締的措施,一方麵老百姓的需求難以滿足,引發民怨;另一方麵,這些經營者會采取一打就跑、打一槍換個地方的“遊擊”戰術,和監管部門玩起捉迷藏,大大增加了監管難度。不僅如此,如果在監管、取締的過程中處理不好,甚至可能激化社會矛盾,形成不穩定因素。因此,無證食品經營單位的監管一直是城市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但是如果坐視不管,任其自由發展,則會埋下巨大的食品安全隱患,還存在噪音擾民、汙染環境、消防不到位等諸多問題。由於經營門檻低、違法成本低,一旦放鬆監管,無證經營者就如同雨後春筍般泛濫,甚至許多具備辦證條件的經營單位也不去辦證,因為這樣一來反而可以不受監管。江橋鎮食安辦之前對江橋地區食品經營單位的摸底調查發現,將近半數經營單位處於無證經營狀態。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先將這些食品經營單位納入到監管範圍之內。

登記備案,納入監管

在向經營戶充分宣傳告知備案納管政策以及準入標準之後,經營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整改達標後向江橋鎮食安辦、江橋食藥監所申請備案。申請者必須簽訂一份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承諾書包括要求經營者遵守《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從業人員持有效健康證明上崗、對食品原料索證索票等。由於一些經營場所並不屬於商業用房,承諾書中還要求經營者不以持證經營場所為由,

飲食安全 健康生活

本欄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HFDA)主辦

17

食品與生活 2015-01

要求在市政公共改建和動拆遷中獲得額外補償。

之後,鎮食安辦還會派專人對申請者的資質進行審核,看其是否符合備案標準。金曉萍告訴記者:“雖然這些食品經營單位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辦理餐飲許可證或流通許可證,但我們在食品安全、消防和環保方麵對他們的要求和有證的單位是基本一致的。”能夠通過備案納管的審核說明該經營單位在食品安全上有相應的保證,消費者在此消費也更加放心,一些村居委還撥出一定經費幫助經營者進行整改提升。因此,許多經營者都非常配合備案納管製度的實施,積極申請登記、備案。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無證食品經營單位在相關部門辦理了登記備案,接受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