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的路數
品味
作者:流水行雲
孔大聖人2 500年前就說過“食色,性也”,而《漢書·酈食其傳》裏也說:“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可見,吃飯是活著的第一件事情。吃飽了,幹別的也才有勁頭。有個洋人叫馬斯洛的,也是如此論調,說什麼生理需要的滿足是基礎,我懷疑他部分抄襲了我們孔聖人的研究成果。
然而,吃就吃吧,不知道什麼年頭生出個“局”字,情況就有些個複雜起來。我既不會咬文嚼字,也不善說文解字,但約略感覺大凡是局,一定伴生著規則。文化人所謂的“道”,老百姓常說的“路數”,因為一人不成局,自家人一起吃也算不得局。“飯”+“局”,一定是兩個以上具有某些聯係的家人以外的人一起動嘴,具有了社會性質,顯然就需要路數。
飯局的路數,無非是閑局和事局。同學故交,熟人朋友,情緒來了或者喜慶日子攢到一起,胡吃海喝一番,耍耍熱鬧,是為閑局。至於事局,生意談判,協調立場,有求於人或被人所求,或辦完事情後表示答謝等,無需多解釋。至於飯局的規格、館子的選擇,主要是看局中人的親疏程度、所托事情的輕重緩急等因素。至於何時開席何時散場,一般取決於局中公認最重要的成員吧,而進行中也恐怕是他或她需要說話最多,其餘人等或注視或傾聽,間或插話錦上添花一下。當然,若有喝多了胡亂說話的情況除外。
有些飯局很輕鬆,多日不見或逢慶祝日子閑聚一把,隨便說說笑笑吃吃喝喝,沒什麼壓力,這時候的局,也就是場合。有些飯局很微妙,要顧及當事人的關係,話說得是否得體,這時候的局,就成了平衡木。有些飯局很危險,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孔方兄弟美女兵團輪番上陣,這時候的局,就是圈套。
好在社會進步了,無論什麼樣的飯局,一般沒有性命之虞,不像老輩子,飯局上賠了性命也是常有的事。評書裏講的“酒無好酒宴無好宴”,朱元璋設飯局殺功臣,晏丞相設飯局滅勇士,至於地球人都知道的鴻門宴,也是一個鬼門關,無非劉三兒
飯局的路數命大,又有一文一武兩個用智用勇的手下,才算全身而退。還有更離譜的,晉代大將軍石崇設飯局,使美人勸酒,客若不飲,就殺美人,光請王敦的飯局上就殺了三個,這些血淋淋的飯局,好不叫人害怕。
從另一個角度看,正是有了飯局,才推動了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不管是四大菜係的說法還是八大菜係的分類,大多是廚房高手挖空心思的成果,想辦法讓吃的人舒坦,請的人有麵子,那些個珍饈美味特色名吃,色香味形聲的講究,不擺個局,真有點暴殄天物了。典型的例子是北京有家做滿漢全席的,如果你肯花十萬銀子,可以保證十個人連吃三天九頓不帶重樣的。近年又挖掘什麼私家菜官府菜江湖菜,世界各地天南海北的館子也紛紛湊熱鬧,都是為了把飯局整得更豐富。
老輩子有話,君子之交淡如水,我看現今沒道理了。不管有事無事,不管朋友交往還是有事應酬,沒有飯,顯得不夠意思,有飯無局,顯得不夠隆重。不去吧,褒義的說你清高,貶義那就是傲慢。可憐局中人,這胃它也不是鐵打的。朱門酒肉未臭,肚內胃已先殘。照這樣趨勢,若幹年後進化了的人類,想必先修得一副鐵胃,可惜我輩顯然是趕不上了。
套用魯迅的說法,其實世上本沒有飯局,吃的人多了,也便成了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