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培植他們的創新精神,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改變條條框框過多的教條主義做法,要給員工們創設更大的創造空間。鼓勵員工的創新精神,形成創新的氛圍。即使失敗了,畢竟經曆了探索的過程,積累了繼續求索的經驗。彈性管理可以擴大員工的自主權,使廣大員工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廣闊的空間去施展自己的才華,改變了疲於工作,消極應付各種消極狀況。使他們有更多的精力在實踐中進行大膽而謹慎的探索和創造。
3.彈性管理更加民主化
在傳統企業裏,過分推崇管理者個人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重視管理者個人的指揮和才能,企業管理中大多根據管理者的經驗做出直觀判斷、進行決策和指揮,導致企業的成敗與得失,基本上取決於管理者和管理者個人的才幹和經驗,而單純依靠管理者個人或少數人的經驗和才能,把人管好簡直是不可能的。員工既是管理的對象又是管理的主體,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能否充分被調動和發揮是影響企業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求新時期企業必須更加民主化。彈性管理可以使企業在管理中發揚民主作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以多種方式參與管理,有力地推進企業的民主化進程。
總之,企業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就是要把企業效益與人的追求聯係起來,與人的自由聯係起來,使員工真正成為“人”,而不是賺錢的機器,使企業的各個崗位不隻是人獲得生存技能的一種手段,而且還能成為提升人的需要層次、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種途徑,以現代人的精神培養現代人,以全麵發展的視野培養全麵發展的人。
管理箴言
1.彈性管理就是要克服管理過程中的經驗主義、教條注意、形式主義、本本主義,靈活地、科學地、有效地處理管人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問題。使每一個問題、每一種現象的處理都保持一定的彈性,以便及時反饋、適時調節。
2.彈性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需要,優秀的管理者在管人的過程中要盡最大的可能把人性化管人的手段運用到管理中來,隻有這樣,企業才能適應當今變化莫測的市場需要。
彈性管理是提高員工積極性重要手段
作為競爭性組織,企業需要“軍令如山”,。但是,一個隻有嚴明的紀律而不能使成員心情舒暢的組織,是無法發揮其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的,進而這個組織也就沒有生機和活力,組織自然也就沒有創造力和戰鬥力。在一個具有剛性管理的組織中,需要有柔性文化作為補充,這樣的組織才具有彈性。
剛性與柔性,是一對矛盾。在無情的製度下,應該有有情操作的一麵作為補充;在人性化管理中,也應該有剛性的製度來製約。
剛性與柔性表現在大事與小事的劃分上。過去我們喜歡講:組織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但在管理實踐中,並非完全如此。如果把員工的個人私事一律視為小事,一點沒有柔性,很可能嚴重挫傷員工的積極性。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是世界上出名的大老板。在他的回憶錄中記載著他出道不久的這麼一件事:一天,一個急得滿嘴是泡的青年員工找到卡耐基,說妻子、女兒因家鄉房屋拆遷而失去住所,想請假回家安排一下。因為當時人手較少,卡耐基不想馬上準假,就以“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體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類的大道理來進行開導,鼓勵他安心工作。不想一下子氣哭了這位青年員工,青年員工憤憤地頂撞說:“這在你們眼裏是小事,可在我眼裏是天大的事。我老婆孩子連個住所都沒有。我能安心工作嗎?”卡耐基在日記中寫道:“一番大實話深深震動了我。”他對“大事”和“小事”進行了很多辯證的思考後,立即去找那位青年員工,向他道歉又準了他的假,而且後來還為此事專程到他家裏去慰問了一番。這位後來的鋼鐵大王當時也才23歲,他隻是在替他父親管理一些事務。他在回憶錄上寫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是別人給我在通向老板的道路上的第一課,也是刻骨銘心的一課。”
聯想集團是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個成功典範和縮影。2004年初,一篇《聯想不是我的家》的文章在網上流傳。這是原聯想員工記述聯想裁員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流傳,不僅影響了聯想在集團公眾眼中的形象,也對聯想集團的在職員工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實際上,企業裁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為什麼聯想集團這次裁員卻引發了這麼大的反響呢?據媒體報道,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誌看了這篇文章後眼圈也紅了,他說:“我們這次裁員采取的方式確實有該檢討的地方,對不起聯想的老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