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1)(1 / 3)

引言

本章重點:

1.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的特點

2.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方法

3.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會計報表的編製方法

本章難點:

1.村集體經濟組織一事一議資金的核算

2.村集體經濟組織年終收益及收益分配的核算

3.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會計報表的編製方法

第一節概述

一、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概念及特征

(一)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概念

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按村或村民小組設置的社區性集體經濟組織,是以從事經濟發展為主,同時兼有一定社區管理職能的農業基層管理單位。

(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要特征

(1)以村落或住戶為單位形成的具有社區性的經濟實體,既具有生產經營職能,又具有社區管理職能。

(2)所有製結構以集體所有製為主,多種成分並存。

(3)在生產經營管理上實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管理體製。

(4)資金來源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並且與國有企業、其他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建立了廣泛的新型經濟合作關係。

(5)村民委員會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

二、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核算特點

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是村集體經濟組織以貨幣為統一計量尺度,對其經濟活動進行全麵、係統、連續、綜合的核算和監督,為各種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經濟信息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核算內容是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活動的內容及其經濟管理的具體要求決定的。但因其會計主體和核算內容不同於預算會計,故具有自身特點:

(一)會計核算內容的廣泛性和雙重性

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國村集體經濟組織生產經營的多元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會計核算內容也擴展到了整個農村經濟領域。村集體經濟組織主要以經濟發展為主,同時也擔負著汁區(或村務)政務管理職責。所以,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不僅具有企業會計的性質,要進行收入、費用和收益的核算,講求經濟效益,同時,又具有預算會計的某些特征,如村集體經濟組織直接控製和運用的預算資金的收支活動等。

(二)統分結合的兩級會計核算體製

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的是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為適應這種雙層經營體製,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實行統一核算與分散核算相結合的兩級會計核算體製。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後,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所屬單位已發展成為發包與承包的關係,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職能主要是為組織生產服務,包括搞好管理和協調、促進資產積累、開發資源、興辦企業等。所以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統一核算,並且對分散承包經營的層次實行靈活多樣的分散核算。作為發包單位的村集體經濟組織對自身發生的收支、結算、分配等會計事項,必須按《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製度》進行統一核算,同時還必須組織各承包單位設置賬簿,核算其生產經營活動。各承包單位應當實行單獨核算,發生的經濟業務不記入村集體經濟組織賬內。

(三)經濟關係的複雜性與結算業務的多樣化

由於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來源的多元化,村集體經濟組織必將在其資金的籌集、運用和分配過程中,與國家、國有企業、其他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之間以及內部所屬成員之間建立起廣泛而複雜的新型經濟關係。這些經濟關係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決定了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結算業務內容的複雜性和形式的多樣性。

(四)會計科目設置的特殊性

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實際經營特點來設置會計科目,除了通用的會計科目之外,還設置了一些專用會計科目。例如,資產中專門設置了“農業資產”科目,負債中單獨設置了“一事一議資金”科目,在收入中對發包及上交收入、補助收入進行單獨核算等。這些都突出反映了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核算特點和政府對財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要求。

(五)會計技術方法的靈活性

為適應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基礎工作現狀,可簡化會計核算技術方法,即南村集體經濟組織根據自身實際來選擇會計適用的會計技術方法。例如,長期投資隻需采用成本法核算;存貨核算不采用後進先出法;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將資本公積和盈餘公積合並為“公積公益金”科目進行核算;不再單獨設置財務費用和營業費用,而是將其核算內容合並到其他費用科目;固定資產可以按年或按季、按月提取折舊,而不必按月計提折舊;不要求編製現金流量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