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理論水平落後,未能滿足食品業發展的需要。食品生產迅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食品行業質量安全問題也屢禁不止,理論水平不能滿足實際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即食品質量安全理論不具備時效性。需要針對實際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建立專門的質量安全管理體製、完善科學的保障體係和檢測體係,尤其是對含食品添加劑物質的檢測,強化食品質量安全理論體係建設。
三、我國食品供應鏈管理的對策和優化措施
1、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法律法規體係,提高對食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雖然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和國際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食品質量、食品檢測相關的法律體係建設仍不完善,亟需向有效化、合理化、高效化轉變。雖然近年來,國內相關法律建設多大五六十部之多,但是法律並沒有涉及對食品從田地至飲食過程,在這些領域存在空白。因此,麵對當前食品質量安全嚴峻的形勢,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快《食品安全法》的製定和頒布進程,建立專門的食品安全管理機構,加強對食品質量監督力度,以滿足消費者群體對食品日益提升的需求。
2、強化食品供應鏈管理,提升食品生產質量安全水平
強化食品生產源頭的管理,從對食品生產原料、化肥、添加劑等治理著手,保證食品生產環境、條件符合生產的要求,積極的倡導健康食品和綠色食品的發展;在食品的生產過程中,打擊生產中偷工減料、違規行為,及時發現不利於食品加工和生產的行為,避免引起食品安全問題,帶來損失;加強對食品進入市場的審查標準,提高食品進入市場門檻,建立科學的市場監測和進出入製度。
3、RFID 技術加強對食品供應鏈可追溯性的管理
RFID 解決方案可以提升食品供應鏈和質量和效率,保障食品源頭的安全,保障食品供應鏈中透明度的提升。通過該技術可以為食品供應鏈的商品提供詳細的數據,這樣就方便經營者關注食品生產各個過程的信息,讓消費者看到經營管理者對食品質量安全的態度;當食品質量安全出現問題時,經營者可以根據該技術對食品進行追溯,發現出現問題的根源,並及時的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消費者群體的恐慌和擔心;根據該技術記錄和存儲功能,可以從食品供應鏈的下遊向上遊逐漸過渡,對那些違規、違法的行為和個人群體,及時召回產品,並對責任團體予以處理,維護社會公平和社會的正常秩序。(作者單位:長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參考文獻
[1]譚立群;河北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係研究——基於供應鏈管理的視角[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2]王惠殊;淺析我國食品逆向物流的發展現狀及其對策[J];商業經濟;2011年16期
[3]吳素春,張琴麗;胡坤;;食品供應鏈中核心企業食品安全風險防範分析[J];科技創業月刊;2009年10期
[4]呂冬梅;我國肉製品加工企業供應鏈保障體係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