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EPC總承包工程的質量管理研究
建築工程
作者:彭穩 胡柳
[摘 要]我國的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並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總承包經驗。EPC工程總承包模式自興起發展至今已經遍布我國社會經濟建設活動中的各個領域,以建築施工企業最多。我國電力EPC工程總承包起步晚,工程質量管理方麵存在嚴重不足,筆者首先闡述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含義,並分析了工程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最後從設計、采購 總承包 質量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089-01
引言
我國的EPC總承包工程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產生並發展至今,已經拓展到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各個領域。EPC總承包工程與傳統的承包模式相比,能夠充分發揮設計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的主導決策作用,有利於工程建設方案的逐漸優化,能夠有效環節設計、采購以及施工三個環節脫節問題,確保建設工程的安全可靠性。電力工程EPC總承包模式發展曆史較短,EPC對於我國絕大部分電力企業依然屬於新興事物。本文以湖北省電力施工企業為例,分析我國電力EPC總承包工程中的質量管理。
1.EPC總承包工程
1.1 EPC總承包工程概述
EPC總承包工程項目是指企業受業主委托,嚴格按照合同對工程建設的設計、采購、施工、運行等實行全程的承包[1]。EPC工程承包中的具體形式、工作內容以及相應責任都會在總承包公司與業主的合同中集中體現,而EPC工程總承包企業還將對工程項目的質量、安全、工期以及造價全麵負責。EPC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將施工項目的若幹個環節進行累積式疊加,二是以一種負責產品質量安全、施工工期以及成本造價等項目管理工作的並向業主交付最終產品服務的承包模式,它將傳統的分段式承包轉變為全過程中通盤係統化管理,從而使建設工程更貼近業主的要求,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然而EPC總承包模式一般適用於一些規模宏大、工期長、技術含量高、涉及範圍複雜的工程,比如電力工程建設、石油化工等基礎設施建設。
1.2 工程質量影響因素
(1)人力。人力資源是整個工程項目中的建設主體,參與到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中。人的科學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專業技能、管理能力等決定著工程規劃是否科學、決策是否正確、設計是否符合要求、技術是否達到標準等。
(2)物力。物力是指工程項目建設中建築材料、機械配件、工藝設備以及各類極具等,是整個工程建設中的物質基礎。
(3)製度。製度包括施工管理、技術方案、施工規範、工作流程等方麵的製度綱領性文件,對整個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和施工具有製約和引導作用。
(4)環境。環境是指工程項目施工中的外界環境因素,包括水文、地質、天氣、作業環境、通風照明等,強化環境管理是提升質量管理的前提條件。
2.電力EPC總承包工程中的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