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資源共享機製的校企合作科研基地建設模式初探(1 / 3)

基於資源共享機製的校企合作科研基地建設模式初探

教育時空

作者:宋昀等

[摘 要]針對目前科研基地中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成效問題,通過校企雙方的優劣勢分析,提出了基於優勢互補、互利多贏原則的校企多方合作新模式,目前實踐證明,該模式對於科研基地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校企合作 科研基地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16-02

科研基地是組織科學研究、聚集和培養人才、開展學術交流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平台,建設科研基地是科技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建設水平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科研整體水平的重要標誌。因此,科研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得到了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高職院校因為大多數出身於中專校,建校時間短,科研底子薄,科研基地的建設尚處於起步和探索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單憑高職院校自身的力量很難完成科研基地的建設,或者說很難高質量地完成,所以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科研基地是校企共建的,但是在科研基地的建設初期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一種短期利益基礎上的互利行為,企業通過出售設備、材料而獲利,學校通過企業的培訓、指導建立起科研基地,這種合作源於科研基地的立項,終於科研基地的結題,至於後期的合作也基本上流於形式,不能真正地推動科研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校企合作在我國高職教育發展中雖然不是一個新話題,但是校企合作的成效依然是製約高職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探索可持續發展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對於科研基地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校企合作的首要點就是深刻分析校企雙方各自的優劣勢,找到深度合作的切入點。

1 高職院校情況分析

1.1 目前的劣勢

(1)與外界交流少,市場信息滯後,閉門造車項目較多

絕大多數的教師和管理者忙於授課和日常管理,與企業接觸和交流很少,不了解市場的最新需求和動向,所以很多科研項目工作成了閉門造車之舉,研究內容不新穎或者不現實,成果的轉化及雙效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無從談起。

(2)科研信任感尚未建立,校企合作困難重重

因為社會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偏見,認為高職院校教師的能力僅限於課堂,所以很多企業尤其是國家大型企業根本不願意在一些研究開發或技術革新項目上與高職院校合作。即使有些高職院校與大型企業在某些研發或技術改造項目上簽訂了協議,其真正的主體還是企業,學校隻不過是做些簡單的輔助工作,有名無實,無助於高職院校的內涵建設。

1.2 目前的優勢

(1)國家大力扶持,科研專項經費充足

自2002年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國家全麵實施《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高職院校的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得到大幅改善,發展方向逐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度,內涵建設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主旋律,科研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得到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及高職院校的高度重視,科研基地專項經費不斷增加,科研工作環境日益改善。

(2)科研儀器、設備精良、場地富裕

科研基地經過幾年的校企共建,儀器、設備的配備逐漸完善。因科研專項經費比較充足,考慮到科研基地的長效發展,高職院校所購儀器、設備大都是國內一流品牌產品,精度高、性能穩定、信譽好,完全可以滿足科研工作的需求。另外,大部分高職院校場地較為富裕,可以為科研基地提供場地保證。

(3)科研基地建設初期以研促建,重在培養人才,風險小

高職院校建設科研基地,科研成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支在職稱、學曆、年齡及實踐技能上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科研團隊。所以即使科研的最終實驗結果未達到預期的目的,隻要科研團隊從中得到很好的鍛煉,科研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就達到了初期建設的最終目的,所以風險較小。

2 國內中小企業情況分析

2.1 目前的劣勢

(1)資金匱乏、周轉不暢、墊資嚴重

目前國內很多中小企業麵臨著資金嚴重匱乏的局麵,在國家宏觀緊縮大背景下,中小企業的信貸環境不容樂觀。一些中小企業為開拓市場,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借資研發新產品,但風險巨大,有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一些中小企業即使很清楚市場的需求,但因資金匱乏,無力進行新產品的開發,隻能在逐步萎縮中被淘汰出局。

(2)儀器、設備、場地受限

中小企業基於短期利潤最大化的考慮,所購設備、儀器以夠用為原則,以減少投入的成本,因此在後期的產品開發中,可能會因設備、儀器的精度及係統穩定性問題帶來許多負麵影響;對於一些價格昂貴的儀器設備,中小企業無力購買,隻能花高價去其他地方租用,從而提高了研發成本。另外,一些企業因為資金、場地有限,無法承接一些大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