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線損的技術及管理方法
經營管理
作者:朱玲
[摘 要]線損就是線路由某一些用電狀況所造成線路損耗的情況。若能降低電路的損耗,就能大大提高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本文就是根據在實際工作時所出現的線損狀況所做出的一些措施,希望以此為鑒。
[關鍵詞]線損 技術 管理
中圖分類號:F40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40-01
一、 合理安排功率分配
在不同的領域之中,對於用電量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居民樓、辦公樓、飯店餐廳等等,他們對於用電有著不同的要求。因而在這些網絡結構之中,所要分配電功率的需求量也就不一樣了。在網絡結構之中,功率越高,電阻卻低,我們將這種損耗分布成為經濟分布,這可以大大減少電路的損耗現象的發生。對於不同的領域地段,我們應該施與不同的功率分布,這樣不僅減低了電量損耗狀況,同時,還能降低電路損耗狀況。由此,我們可以改進分布電率狀況,是各方麵的損耗降到最低。於此同時,無功功率根據就近原則,降低遠距離功率的傳輸,從而減少電量傳輸,減少運作距離,降低能量的散失,保有最完整的電功率。還可以建立一些電功率補償設備,適量的改變無功以及有功的電功率的分布,降低能耗,減少發電機對於各地的傳輸功率,電路損壞的一個最重大的問題就是電路承受不住過大的電壓通過,從而導致電路的個別損壞,因此對於這種現象,應合適的分配功率,使其發揮到最大的作用,減少不必要的流失。根據數據的統計,如果將功率因數從0.7改變到0.9,可以使整個電路中的損耗降低將近40%。
二、降低線損的措施
1. 調整完善電網結構
電網結構對線損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在電網的規劃建設與改造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對線損的影響。一是電源應設在負荷中心,線路由電網向周圍輻射。二是縮小供電半徑,避免近電遠供和迂回供電,一般情況下,10千伏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於15公裏,0.4千伏線路供電半徑應不大於0.5公裏。三是合理選擇導線截麵。導線截麵積與電能損耗成反比關係,增加導線截麵會降低導線電阻,減少電能損耗和線路壓降。四是選擇節能型配電變壓器,並合理選擇容量。配電變壓器損失在配電係統電能損失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減少配電變壓器損失的方法是采用節能型變壓器和提高配電變壓器的負荷率。
2. 調節線路電壓
在負載功率不變的條件下,提高線路電壓,線路電流會相應減少,線路損失會隨之降低。如果將6千伏升壓到10千伏,線路損失降低64%,將10千伏升壓到35千伏,線路損失會降低92%。負載容量較大,離電源點較遠宜采用較高電壓等級的供電方式。對於運行在一定電壓下的線路,電壓在額定數值上下允許一定的波動範圍,輸送同樣的功率,用上限電壓供電比用下限電壓供電減少線路損耗24%,0.4千伏線路用上限電壓供電比用下限電壓供電減少電能損失33%。
3. 提高功率因數
提高功率因數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減少電力係統中各個部分所需的無功功率;二是進行補償。提高自然功率因數,要正確地選擇異步電動機的型號和容量,要合理選擇變壓器容量,變壓器在電磁轉換過程中需要一定的勵磁功率,而勵磁功率絕大部分是無功功率,在變壓器二次側所帶負荷功率因數一定的情況下,變壓器一次功率因數的高低,取決於其負荷率的高低,負荷率高,則一次功率因數高,反之一次功率因數低,空載時,功率因數最低。為了避免變壓器的空載和輕載運行,變壓器的負荷率控製在50%以上時比較經濟。技術降損的措施很多,而技術降損正是電網技術改造的重要內容。舍得投資和氣力,加大電網技術改造的步伐,必將帶來降損的明顯效果,無論對於供電企業本身,還是對於社會都是一件節約能源,減少浪費的重大舉措。
三、降低線損的管理方法
1.思想認識上要做到“三個提高”
一是提高對降低線損是供電企業必須長期追求的永久目標的認識。供電企業必須扭轉在降損中無所作為的被動局麵,積極地抓好線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