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水處理中超濾技術的運用
應用技術
作者:王軍一
[摘 要]資源問題與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世界範圍內的主要問題,為了能夠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依靠科技力量,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是非常必要的。水是生命之源,是人們生產和生活無法離開的重要資源,但是隨著環境汙染的加重,人們飲水質量也是每況愈下,采用科學的處理技術,對汙染水源進行科學處理,是目前保障用水質量的有效途徑。超濾技術,在我國給水處理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工作效率高等優點,因此得到了一致好評。隨著我國水源問題的日益緊迫,加大管理力度,重視科技的投入,不斷研究和完善抽濾技術,是現階段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文章首先從超濾技術現狀進行了分析,進而又將其超濾技術特點及其在給水處理中應用的局限進行了研究,最後是其實際應用闡述,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一些幫助及建議。
[關鍵詞]給水處理;超濾技術;運用
中圖分類號:TP2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251-01
引言
我國水汙染形勢的日益嚴峻,在很大程度上給水廠帶來了很大的工作壓力,麵對巨大水處理的任務,找到一個能夠有效提高水源質量的技術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往水廠處理飲用水的方法在技術方麵相對落後,處理效果也不盡人意,在當前水汙染問題十分嚴重的情況下,舊的處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對水源進行更近一步的處理,已經成為了各大水廠必然的發展趨勢。膜分離技術,是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中的有機組成部分,而超濾技術作為膜分離技術中一種,其水處理效果十分顯著,並且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比較熱門和重視的一種新興技術之一。科學的采用這種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我國飲水水質,並更好地滿足人們以及國家相關飲水要求。
一、超濾技術現狀分析
1.超濾技術原理
所為的超濾處理技術就是以壓力驅動為主要動力,進行膜分離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有機質以及雜誌的篩選,同時在壓力的作用下,水份必然會從高壓側,向低壓側流動,這個時候,水中的大分子以及微粒就會被阻擋下來,進而使得水濃度上升,並排除。超濾適用於分離大分子物質、膠體、蛋白質,所分離溶質的分子量下限為幾千,所分離組分孔徑範圍0.001~0.05μm,有效地去除了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等雜質,是替代活性炭過濾器和多介質過濾器的新一代預處理產品。超濾膜的類型主要有平板超濾膜、管式超濾膜、毛細式超濾膜、中空纖維超濾膜和多孔超濾膜。超濾膜的材料又可以分為有機高分子材料和無機材料兩大類,有機高分子材料主要有醋酸纖維素、聚丙烯、聚酰胺和聚碸,也可采用聚醚碸、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無機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屬、玻璃、矽酸鹽以及碳纖維。超濾技術的操作壓力低,設備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低,無相變,能耗低,可有效分離水中的懸浮物、膠體、有機物等雜質,但對金屬離子沒有任何的去除能力,對小分子量有機物的去除能力較低。
二、超濾技術特點及其在給水處理中應用的局限
1.超濾技術
超濾是膜分離技術的一種,隨著20世紀後期膜分離技術的發展,超濾技術在各行業得到的充分的發展。其原理是利用膜對混合流體中物質的選擇透過性將各種組分分離。根據膜的有效分離孔徑大小,膜分離技術可分為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電滲析、氣體分離、滲透蒸發等。超濾的有效分離膜孔徑為0.001μm,位於納濾和微濾之間,同時包括了部分微濾和納濾的有效分離範圍,因此在給水深度處理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2.超濾技術特點
超濾的推動力是壓力差,通常是0.1~1MP,具有操作壓力相對小。與過濾、沉降等方法相比,超濾還具有膜分離技術獨有的特點:(1)對混合物分離具有高選擇性,可截留的相對分子質量範圍為500~106,而天然水和工業用水中有機物的分子量大部分也在這個範圍;(2)分離過程無相的變化,能耗低,節省了大量化學試劑;(3)應用的規模和處理能力可在較大的範圍內變化,設備可實現工業化生產和自動化控製,而不會影響分離效率和運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