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析森林防火與防火林帶的建設(1 / 2)

解析森林防火與防火林帶的建設

理論廣角

作者:馮雪 張吉龍

[摘 要]森林作為陸地生態係統中的主導者,是各種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同時在維護生態平衡,促進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在生長的過程中,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森林火災是其中最為嚴重的一種,給森林帶來的是毀滅性的危險。因此,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被忽視。從目前我國森林防火的形勢來看,森防工作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結合森林防火的要求和地域特點,建設防火林帶,已經成為了目前相關工作人員工作中的重點。文章首先將森林防火林帶控製麵積存在的客觀性及重要意義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後對其現狀以及解決對策進行了研究和闡述,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森林防火 防火林帶 建設

中圖分類號:V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06-01

引言

我們現階段森林防火與防火林帶建設的任務還很艱巨,很多林場的造林地分布散,不集中,老百姓常常出入林區,並且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防火意識弱,常常會在野外點火,吸煙。這些行為都會造成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將很難進行控製。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壓力也隨之增加,建設森林防火林帶,科學、合理的進行防火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一、森林防火林帶控製麵積存在的客觀性及重要意義

從防火林帶的作用來說,其最為主要的兩個方麵就是防止、控製森林火災,在沒有防火林帶,那麼在森林在發生火災的時候,或是就會以很多的速度蔓延下去,並且速度很快,這個時候,進行滅火往往會花費大量時間,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會很大,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所帶來的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也很多。防控麵積與防火林帶的麵積需要相互統一,在建設過程中,為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林帶控製麵積越小越好,但是麵積越大,其防護效果卻越好,考慮到目的林分(即被保護林分)特殊功能如防護功能,經濟、用材功能,觀賞功能等等,林帶也會部分地剝弱林分發揮其功能,以致林帶在整個林地的麵積比重必須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既保證的林分功能不變,又能使林帶發揮控製火災的作用。因此,防火林帶就應該有1個合適控製麵積的問題,否則會本末倒置。林帶的控製麵積也不能無限地增大,否則就喪失了林帶預防和控製火災的作用。

二、防火林帶控製麵積的問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的原因

1.森林火災無法預見,具有隨機性與偶然性,很多防火林帶建成之後,是無法充分發揮功能的。雖然在預防火災方麵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在控製火災方麵,卻難以預測,因此,控製麵積問題也得不到很好地解決。

2.防火林帶在我國興起的時間並不長,林帶的建設處於一種由自發向自覺的轉變階段,許多技術方麵的問題尚在探討當中,實現防火林帶規範化和標準化的目標還有一段路要走,同時,社會經濟條件還不能支撐起全麵係統地建設防火林帶的巨額開支,特別是在經濟條件較差的貧困山區或落後林區,更是如此。運用林學、經濟學、災害學等學科原理,對於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目的林分在不影響其生態經濟功能的前提下,以最小的經濟投入,產生最大的防火效益和綜合效益,使防火林帶的建設標準化和規範化,林帶控製麵積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三、解析森林防火與防火林帶的建設

1.防火的新思路

針對森林防火的嚴峻形勢,該林場集思廣益,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群眾的積極性,不斷吸收和借鑒外地及鄰縣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結合自身在防火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教訓,重點在大力開展防火林帶建設上做文章,充分利用近年來林區道路的修建成果,將大型挖掘機開到深山密林中去,廣泛進行防火線開挖,變過去以撲救為主的被動防火為如今以隔離為主的主動防火。

2.防火線的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