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肝口服液的製備工藝研究
衛生與健康
作者:楊洪軍
[摘 要]目的 製備護肝口服液,並建立該製劑的質控方法。方法 用薄層色譜法對該處方中的丹參、白芍進行鑒別,以雙波長薄層掃描儀測定丹參中原兒茶醛含量,作為質控標準。結果原兒茶醛在0.32~1.27mg/ml濃度範圍內,濃度與峰麵積呈線性關係,r=0.9990,RSD=1.37%;加樣回收率為97.90%,n=5。結論 該製劑製備工藝簡單,質量控製方法可靠。
[關鍵詞]護肝口服液 製備 質量控製
中圖分類號:R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398-01
護肝液是我院臨床多年應用的醫院製劑,它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肝、升高白細胞之功效。臨床主要用於用於慢性肝損害的輔助治療。
1 製備
1.1 儀器與試劑CS.930型雙波長薄層掃描儀(日本島津),定量毛細血管(美國Dranmond公司),矽膠薄層板(煙台化工研究所)。
原兒茶醛對照品(由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提供),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護肝口服液(本院自製)。
1.2 處方及製法
1.2.1 處方 雞血藤1.5kg,女貞子1kg,山茱萸0.25kg,黃精0.75kg,丹參3kg,熟地黃0.5kg,當歸0.25 kg,黨參0.5 kg,白芍0.5kg,川芎0.25kg製成1000ml護肝口服液。
1.2.2 製法 以上中藥飲片,川芎、當歸飲片分別用水蒸餾法提取樣揮發油成份,所得芳香液另置貯。藥渣與其餘幾味(阿膠除外)中藥飲片浸泡2h後加熱煎煮3次,第1次2h,第2、3次分別1h,過濾,合並3次濾液濃縮至8000ml,加入阿膠烊化,冷藏24h後,過濾,於濾液中加入川芎、當歸的芳香水液,攪拌均勻後靜置12h,過濾,濾液用蒸餾水調整總量至10000ml,攪勻,調pH值至3.8~5.50;灌封,於100℃,30min流通蒸汽水滅菌。即得。
1.2.3 陰性對照品的製備 將處方中去除丹參白芍飲片後製成陰性對照品,製法同1.2.2。
2 質控標準
2.1 性狀 本品為棕紅色液體,氣微香,味微甜。
2.2 檢查 本品的pH值應為3.8~5.50,相對密度1.06~1.12,衛生學檢查應符合規定。
2.3 鑒定
2.3.1 丹參的鑒別吸取本品10ml,入分液漏鬥中用稀鹽酸調pH至2,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10ml/次,棄去水層,乙酸乙酯層入100ml蒸發皿中,於水浴上揮幹,殘渣加甲醇溶解,並定容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丹參飲片5g加水100ml煎煮30min,加水補足減少水分,濾過,濾液用稀鹽酸調pH值至2,並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10m/次l,乙酸乙酯液在水浴上蒸幹。殘渣以甲醇溶解,並定容至5ml,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原兒茶醛對照品,以甲醇配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為對照溶夜。照薄層色譜法吸取上述3種溶液6、5、5μl和陰性對照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開。自然顯色,供試品溶液與原兒茶醛、丹參對照材料在色譜圖相應位置,顯示相同棕灰色的斑點;噴濃硫酸顯色劑顯色,供試品溶液與原兒茶醛,丹參對照藥材在色譜圖相應位置上,顯示相同紅顏色的斑點,陰性對照品在色譜圖相應位置未顯示相同斑點。
2.3.2 白芍的鑒別吸取本品10ml,入分漏鬥中用稀鹽酸調pH至2,用水飽和的乙醚萃取3次,10ml/次,棄去水層,乙醚層入100ml蒸發皿中,於水浴上揮幹乙醚,殘查加甲醇溶解,並定容至5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芍飲片5g,入2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80ml甲醇,水浴加熱1h濾過,濾液中100ml蒸發皿中,水溶上蒸至小體積,並定容至100ml,作為對照溶液。照薄層色譜法吸取上述2種溶液5、5μl和陰性對照液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CMCNa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乙酸乙酯為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濃硫酸香蘭素顯色劑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藥材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示相同的紅色斑點,陰性對照品在相應位置未顯示相同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