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倉庫安全(3 / 3)

3.作好貨垛襯墊

室內地勢較低的倉庫,雨季時倉庫入口的貨位,都必須墊防水設備。防水濕墊垛要有足夠的高度,場地墊垛30~50cm,倉庫墊垛10~30cm。盡可能建設高出地麵30~50cm的平台貨位。

4.及時苫蓋貨物

若倉儲的貨物需要防濕,在入庫作業開始就要在現場準備好苫蓋物料。作業過程中,因下雨和天氣不穩定時的停工、休息、作業人員離開時,都要用苫蓋材料蓋好;天氣不好時,已堆好的貨垛端頭也要及時苫蓋;貨垛堆好後,堆垛作業人員離開前,必須苫蓋妥當。無論天氣怎樣,怕水濕貨物都不能露天過夜。

12.4 安全作業

倉庫操作與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倉庫的作業包括對運輸工具裝卸貨物、出入庫搬運、堆垛上架、拆垛取貨等操作過程。倉庫作業是倉庫生產的重要內容之一,隨著其功能的不斷延伸,倉庫作業的項目會更多、作業量更大。倉庫作業的安全特性包括下麵的內容:

1.作業對象的多樣性

除了少數專業倉庫隻從事單一的貨物倉儲外,絕大多數倉庫倉儲的貨物都是種類眾多、規格繁多。為了降低物流成本,貨物的包裝都在向著大型化、托盤化、成組化、集裝化方向發展。但由於我國的包裝標準化普及程度較低,各種貨物包裝尺度、重量差別很大。

2.不均衡和突發性

倉庫作業因貨物出入庫而定。貨物到庫,倉庫組織卸車搬運、堆垛作業;存貨人前來提取貨物時,倉庫組織應進行拆垛、搬運裝車作業。由於貨物出入庫是不均衡的,倉庫作業也就具有階段性和突發性的特性。

3.任務緊迫性

為了縮短交通運輸工具在倉庫內的停留時間,迅速將貨物歸類儲藏,倉庫作業不能間斷。每次作業都要完成階段性作業,才能停工。

4.不規範的貨物

倉儲開始提供增值服務後,更多貨物以未包裝、散件、內包裝、混件的形式入庫,很容易發生損害。

5.作業場地的多變性

倉庫作業除了部分配送中心、危險品倉庫要在確定的收發貨區進行裝卸外,大多數倉庫都在庫房門口、倉庫內及貨位前直接進行裝卸,搬運作業延伸至整個倉庫的每一個位置,因而倉庫作業的環境極不確定。

6.機械作業與人力作業並重

我國現代倉庫的發展主要以實現機械化為趨勢,但倉庫作業的多樣和多變性使得人力作業不可缺少,即機械作業要在人力的協助下才能完成。我國的國情也確定了人力作業仍會是倉庫作業的重要方式。通用機械作業的穩定性較差,而人力作業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安全作業管理

作業安全涉及到貨物的安全、作業人員人身安全、作業設備和倉庫設施的安全。這些安全事項都是倉庫的責任範圍,如果出現問題倉庫應承擔全部責任。因而說倉儲作業安全管理就是經濟效益管理的組成部分。倉庫對安全管理應予以特別的重視,尤其是重視前期的預防管理,盡量避免發生作業事故。正確認識生產效率與安全作業的關係,將生產效率的提高建立在安全作業的基礎上。作業安全管理從作業設備和場所、作業人員兩方麵進行管理,一方麵消除安全隱患,減小不安全的係統風險;另一方麵提高人員對安全的防範意識和責任心。

1.安全操作管理製度化

安全作業管理應成為倉庫日常管理的重要項目,通過製度化的管理保證管理的效果,製定科學合理的各種作業安全製度、操作規程和安全責任製度,並通過嚴格的監督,確定員工能夠有效並充分地執行管理製度。

2.重視作業人員資質管理和業務培訓、安全教育

應對新參加倉庫工作和轉崗的員工,進行倉庫安全作業教育和操作培訓,保證上崗員工都掌握作業技術與規範。從事特種作業的員工必須經過專門培訓並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才能上崗作業,且隻能按證書規定的項目進行操作,不能混崗作業。

安全作業宣傳和教育是倉庫的長期性工作,作業安全檢查是倉庫安全作業管理的日常性工作,通過嚴格的檢查、不斷的宣傳,嚴厲地對違章和忽視安全行為的懲罰,強化作業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

3.加強勞動安全保護

勞動安全保護包括直接和間接對員工實行的人身保護措施。倉庫要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保證每日8小時、每周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製,依法安排加班,給員工以足夠的休息時間,包括合適的工間休息。提供合適和足夠的勞動防護用品,如高強度工作鞋、手套、安全帽、工作服等,並督促作業人員使用和穿戴。

采用具有較高安全係數的作業機械、作業設備。作業工具應與作業要求相符合,作業場地必須具有合適的照明、通風、防滑、保暖等作業條件。不進行冒險作業,不在不安全環境中作業,遇到大風、雨雪影響作業時應暫緩作業。避免人員帶傷病作業。

□安全操作基本要求

1.人力操作

(1)人力操作隻適用於勞動強度低的作業環節。男工人搬舉貨物每件不超過80kg,距離不大於60m;女工不超過25kg,集體搬運時每個人負荷不超過40kg。

(2)盡可能采用人力機械作業。人力機械承重也有一定的限製範圍,如人力絞車、拖車、滑車、手推車等承重不超過500kg。

(3)適當安排工間休息。每作業2小時至少有10分鍾休息時間,每4小時有1小時休息時間,並且依照人身生理需要適當進行調整。

(4)隻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作業。作業前應使作業員工清楚明白作業要求,讓員工了解作業環境,指明危險因素和危險位置。必須有專人在現場指揮和安全指導,嚴格按照安全規範進行作業指揮。人員避開不穩定貨垛的正麵,不在散落、塌陷的位置,運行設備的下方等不安全位置作業;在作業設備調位時暫停作業;如果發生安全隱患應及時停止作業,消除安全隱患後方可恢複作業。

(5)作業人員按要求穿戴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使用合適的作業工具進行作業。采用安全的作業方法,不采用自然滾動和滑動、挖角、推倒垛、挖井、超高等有危險的作業。人員在滾動貨物的側麵作業時,要注意與機械的配合,在機械移動作業時員工必須提前站到高處。

2.機械安全作業

(1)用合適的設備與機械進行工作。盡可能采用專用設備作業,或者使用專用工具。使用通用設備,必須滿足作業需要,並且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如貨物綁紮、限位等。

(2)所使用的設備具有良好的工況。設備不得帶“病”作業,特別是設備的承重機件。應在設備的許用負荷範圍內進行作業,不能持續性地超負荷作業。從事危險品作業時,應需減低負荷25%。

(3)移動吊車隻有在穩定停放後才能作業。叉車不得直接叉運壓力容器和未包裝貨物。移動設備在載貨時需控製行駛速度,不得高速行駛。貨物不能超出車輛兩側0.2m,不可以兩車同載一個物品。

(4)載貨移動設備上不得載人運行。除了連續運轉設備(自動輸送線)外,其他設備需停止穩定後方可作業,不能一邊運行一邊作業。

(5)設備作業應在專門的技術人員的指揮下進行。指揮人員應采用規定的指揮信號,按作業規範進行作業指揮。

(6)汽車裝卸時,注意車距。汽車與堆物距離不小於2m,與滾動物品距離不得小於3m。多輛汽車同時進行裝卸時,直線停放的前後車距不得小於2m,並排停放的兩車側板距離不得小於1.5m。汽車裝載應固定妥當、綁紮牢固。

12.5 倉儲質量管理

倉儲質量管理的意義與內容

企業要把質量視為生命。倉儲生產也必須要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向社會提供合格質量的產品,做到用戶滿意。通過高質量的服務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形成競爭的質量優勢。良好的質量管理,可以防止和減少發生違約和損害賠償責任,將風險成本降低,形成價格競爭的潛在優勢,實現市場占有率的提高,最終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倉儲產品的質量,籠統來說就是產品的使用價值。倉儲產品能被社會接受的品質質量特征,包括經濟性、功能性、時間性、安全性、舒適性等。它可以使倉儲安全、完整、及時、經濟、優質服務的質量特征得以充分表現。具體來說,倉儲的質量包括嚴格遵守合同約定的責任,倉儲物的妥善保管、防範倉儲風險、對客戶要求的及時反應、與客戶的友好合作和細致周到地提供服務、滿足客戶的質量要求等,從而實現圓滿、及時、準確和友好的質量標準。

倉儲質量管理就是為了提高倉儲產品的質量特征所開展的計劃、控製、組織和協調。包括:製定產品的質量標準、達到質量標準的具體方案,組織力量實施質量的保證方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嚴格開展控製和監督、約束,在實施過程中做好人員和人員、部門與部門、企業內外的協調和信息溝通;質量標準在實施中的調整和優化等。

倉儲質量管理不僅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獨立項目,又是貫穿在生產、經營中的管理職能。倉儲質量管理表現在獨立的質量管理機構開展的質量管理和其他部門在生產、經營、服務中都要進行以質量為標準的管理,包括倉儲商務質量管理、經營質量管理、裝卸搬運質量管理、交接質量管理、保管質量管理、財務質量管理、機械設備質量管理、後勤保障管理、安全保衛質量管理、服務質量管理等。

倉儲質量特征和內容

倉儲質量是倉儲經營、作業、保管和服務的一係列活動的良好狀態的反映。具體來說質量特征有以下幾方麵內容:

1.儲存多

充分利用貨場、倉庫,增加倉庫的有效利用麵積,充分發揮場地的使用率,盡可能利用立體空間,減少場地空置,使倉庫能容納最多的貨物。

2.進出快

進出快有兩方麵的意思:一方麵指貨物出入庫的操作速度快,作業效率高、時間短,運輸工具停留時間少,貨物出入倉庫暢順無阻;另一方麵,貨物流動更新的速度快,縮短貨物滯庫時間,提高物資流通速度。

3.服務優

服務質量是倉儲的生命,是客戶接受倉儲服務的前提條件,也是其他質量特征在客戶麵前的綜合體現。服務水平是一項軟指標,服務具有相對性,不同的消費者有著不同的服務要求。要保證倉儲的服務水平,必須建立服務標準,以便所有員工按章遵守,保證服務水平。對外需用協議明確服務內容,對外協議化是為了保證客戶明確所能享受到服務的水平,讓客戶知道物有所值;更重要的是針對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通過協議給予明確的限定,防止發生服務糾紛。

4.費用省

通過節省開支、充分利用生產要素、消除無效作業、開展規模化經營,使倉儲成本降低,從而使客戶所支付的費用下降。

5.風險低

倉儲風險包含兩個方麵:一是由倉儲保管人應承擔的風險,如倉儲物損害的賠償;另一個是存貨委托人承擔的風險,如不可抗力造成的倉儲物損害。倉儲風險質量以消除保管風險為目標,盡力減少委托人承擔風險。

6.保管好

倉庫具有適合貨物保管的條件,采用的保管方案與管理模式應是科學合理的,有針對性的。員工在進行作業時應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到貨物堆垛穩固,擺放整齊,查詢方便,卡、賬、物、證一致,貨物能以良好的狀態出庫。

7.耗損少

倉庫做到不發生整體貨物殘損、變質等各類保管、作業事故;將貨物自然損失控製在最低的程度;降低意外事故及一些不可避免的事情所造成的損失,整體貨損貨差率達到最低;散落貨物能及時良好回收,受損貨物能及時得到維護。

倉儲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1.實施全麵的質量管理

開展全麵的質量管理是現代企業質量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倉儲的全麵質量管理則是以倉儲產品的質量為中心,以最優的質量、最佳的服務、最低的消耗,滿足客戶的各種需求,運用一定的組織體係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動員、組織各部門和全體員工共同努力,提高倉儲產品質量。全麵質量管理包括四個方麵:

(1)質量管理的對象是全麵的。包括倉儲計劃、倉庫設計規劃、倉儲作業、倉儲管理、財務、商務、設備管理、人力資源等各方麵。

(2)質量管理是全過程的管理。從市場宣傳、商務磋商到倉儲安排、接受貨物、作業、交付、包裝、客戶保持的全過程都采取全麵質量管理。

(3)倉儲全麵質量管理是一種全員的管理。直接、間接參與倉儲活動的所有部門及人員,從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直到底層的員工的都應積極參與質量管理,確保產品質量。

(4)質量管理的方法是係統的。整個倉儲活動的質量管理,需要依據統一的質量標準和質量體係,對所有人員、部門的質量要求必須一致。

2.以防為主

質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倉儲的一切活動都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以防為主。質量管理需要有效的建立質量管理體係,采取嚴格的質量責任製,通過事先控製、以防為主來保證質量,形成質量管理和保證的係統。以事先的要求、事先的檢查、事先的防範進行管理,因而需要充分綜合現代手段與技術進行質量控製,預先發現問題,提前做好控製工作,確保達到質量標準。

3.小處著手

雖然說質量管理是一項係統的工作,要有規劃、有係統地進行,從大處著眼,但是在質量管理中更要重視對細節的質量管理,從倉儲、服務的小處入手。通過一係列小變革、小改革,解決小問題,改變小瑕疵,不斷進行質量改進的良性循環,不斷提高整體質量,這樣可以大幅度降低質量管理的成本。

倉儲質量指標

質量指標是用於反映質量現狀的數據,用於判定質量水平的標準,是製定質量改進措施的依據。

(1)庫存量:庫存量是指在統計期內平均存貨數量,反映了倉庫平均庫存水平和庫容利用程度,反映了倉庫有效利用的情況。

月平均庫存量月初庫存量+月末庫存量

2

年平均庫存量各月平均庫存量之和

12

(2)平均驗收時間:表示倉庫對貨物入庫的貨物驗收所花費的時間(天/批)。

平均驗收時間期內各批驗收天數之和

同期驗收批次數

(3)收發正確率:收發正確率表示倉庫在某一段時期正確收發貨物的程度。從反麵看,則表示了收發誤差程度。

物資收發正確率期內吞吐量-發生收發差錯的貨物總量

同期吞吐量×100%

(4)完好率:表示在統計期內貨物發生丟失、損壞、變質等質量事故的整體程度。

完好率期內平均庫存量-期內丟失、損壞、變質的物質總量

同期平均庫存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