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創新性”研究(1 / 2)

毫無疑問,蛤理工雖然並非11,985院校——甚至連一本院校都算不上,但是很明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是很不合理的。 Ww WCOM即使是這樣的“爛學校”,也並不全然是混日子的地方——要幹貨,還是有一些的,要研究項目,還是可以拿的出手的。而且理工大學起始也能有一些機會給本科生搞創新性實驗,隻不過,跟人大這邊隻要敢申請就敢通過不一樣,在蛤理工,最起碼也得是像諸葛明這樣的學霸才能搞得成的

“話,這位諸葛明同學究竟是怎樣的神奇人物啊?”蔣玉成帶著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對餘寶晨問道,“本科生就能Jas,別是在你們這裏了,就連在我們係,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學霸了”

蔣玉成得一點都不誇張——雖然包括蔣玉成在內,化學係有不少人都報了大創,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沾了導師手下現成項目的光,借助大創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的。稍微上進一點的同學呢,會借此機會提前進入研究生級的實驗室,熟悉環境,磨練a作技能,為今後的學習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礎——但是呢,真正像研究生一樣做研究的,絕對算得上是少數中的少數

就像是高中的學霸參加競賽班,提前學習大學的知識一樣,大學的學霸,會通過參加大創,提前開始進行正式的研究生工作。但是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學霸。相比高中可以是少了很多——要想提前參加研究生工作,就必須要在一兩個學期之內,把本科階段所有的必要課程都學完。很明顯,這對於人的智商和學習能力,都是巨大的挑戰。

對於蔣玉成來,提前看看下半學期要講的專業課,已經是自己能力的極限了——就算是他真的把所有時間都投入到學習中,也不可能真的在大一就把大二的有機化學課程全都學完。更何況大學時代想要像高中那樣全身心的學習,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學霸的世界,蔣玉成無法理解,但是這可不意味著學霸並不存在——事實上,學霸是存在的,而且不止一兩個。這些學霸,現在就出現在蔣玉成的眼前——而更讓蔣玉成意外的是,這樣一個頂級的,即使是在人大都可以吊打一整個班級的學霸。居然會“屈尊”待在理工大學這樣的爛學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嘛,這個就來話長了”餘寶晨輕輕歎了口氣——

原來。這位諸葛明呢。是餘寶晨所在的,理工大學1級材料物理班的班長。從某個角度講,他應該可以算是餘寶晨的鐵哥們。作為一個蔥省人,他老家跟餘寶晨恰好在同一個縣。從這個角度講,可以他跟餘寶晨也可以算是老鄉。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最適合中國教育製度的那種好學生:學習刻苦努力,有上進心。思想進步積極,有執行力和組織才能。”餘寶晨滔滔不絕地跟蔣玉成介紹這位諸葛明班長,“他在高中的時候就擔任學校的學生會長,成績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高三時光榮入黨。黨齡比我們的輔導員還長一年。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家夥簡直就是楷模一樣的存在。”

“確實是教科書一樣的模範生啊”蔣玉成歎了口氣。“不過,句不好聽的,蔥省也算是高考大省了,在他家那邊的學校,能考到前幾名的話,那怎麼也應該是考清北的尖子生!可是,為什麼”

“你是想問,為什麼他會跟我這樣一個考軍校失敗的二表本科生為伍呢?”蔣玉成問得很婉轉,不過餘寶晨自己的回答卻直白多了,“嘛,你這麼想也是對的——本來這樣一個人物,確確實實也不應該淪落到混在我們這樣的學校的程度的”

“那為什麼”

“你知道《茶館》裏有這麼一句台詞嗎?”餘寶晨反問道,“我愛大清國,我怕它完了,可是它不愛我啊!”

很不幸的是,諸葛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他很適應中國現行的教育製度,可是教育製度卻不歡迎他。他兩次參加高考,結果屢戰屢敗,和平時的揮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於是別人和他自己都現了這個模範優等生的阿喀琉斯之踵:他不擅長應付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