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因特網(2 / 3)

程序員這個職業在後世被揶揄為“程序猿”和“碼字猴”,擁有無與倫比的耐力、超越時代的智商、橫穿社會的苦逼相和低於人類平均壽命的顯著特點。他在中國代表者過度的勞作、永遠不足的睡眠、低廉的收入。

程序員這個職業之所以在中國顯得格外苦逼的原因是,一個富有激情、理想、才華的中國程序員必須浪費你絕大部分的激情、理想、才華去掌握和學習那些與現實脫節嚴重的編碼語言,大多數人學有所成的時候,創造力基本已經被消磨殆盡了,剩下的隻有機械的編碼。

這就如同中國式的教育,當我們花費無數的精力去掌握運算能力的時候,卻被告知我們所學的一切都有工具可以替代,而且可以做的更好,而我們最寶貴的創造力卻消磨殆盡了。

當然,張援重生以後,這種狀況是不會發生了,不僅不會發生,還要憑借張援很早就建立起來的優勢,反過來推廣中國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最終逐步把世界變成中國文化的王道樂土。

今年1月1日,美國TCP/IP協議的技術開發基本完成,這是美國最新一代網絡技術標準,文頓·瑟夫和克萊因羅克是這項技術最主要的發明人。

但這僅僅代表著在美國,實際上,早在1981年,互聯網的基本技術已經在中國完成,所有隸屬於希望工程的大學和張援控製的科研機構已經完全實現了全國聯網,“互聯網”在中國最先成功運行,去年全國幾乎所有的教育機構和科研單位正式加入並入互聯網,這意味著中國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領先了世界最少20年的時間,而且這個差距正在逐漸拉大。

而支撐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是中國整體技術的飛躍。

互聯網的技術支撐點是電子計算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電腦,CPU、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是電腦三大核心部件。而的硬件核心是中央處理器,也就是國外所說的CPU,和芯片組是最能體現電腦技術發展水平的兩個重要組件,嚴格來說CPU也是芯片的一種。如果把中央處理器CPU比喻為整個電腦係統的心髒,那麼主板上的芯片組就是整個身體的軀幹。

張援向來奉行全、高、精的技術政策,也就是說在張援旗下的任何一個產業的任何技術領域,都要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最全、最先進的技術優勢。

以目前中國的芯片技術來講,分為三大流派,分別是生物芯片、光子芯片、電子芯片。生物芯片和光子芯片因為超出時代太多,以目前人類的素質,很難駕馭前兩種芯片,人類有能力開發和應用的是電子芯片。之所以有三大流派,其實也隻是籠統的說法,生物芯片隻停留咋理論驗證上,光子芯片也隻能算是初級產品。隻有電子芯片最適合目前人類的發展水平,也最適合全球範圍內推廣。

張援在電子計算機技術上的投入相當驚人,不僅各大學都有和電子計算機相關的專業,在全國的各大電子公司也都建有研發中心,所不同的是他們的研發方向不同而已。

普通電子芯片的材料是半導體,其基本構成還是晶體管,基本的運算機製是二進製,也就是單個晶體隻有通(1)和斷(0)兩種狀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是指幾毫米見方的矽片上集成上萬至百萬晶體管、線寬在1微米以下的集成電路,後來集成電路不斷發展,矽片麵積已增至厘米見方,管數達十億個,而線寬為0至1微米。但這幾乎是電子晶體的極限了,意味這個數量級已經相當於單個原子的寬度。要想繼續提高芯片的性能,隻有不斷增大矽片麵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