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群人得到一個極度令人震驚的消息時,通常有兩種反應,集體驚呼或者是集體沉默。得知審配死訊的袁軍將領們屬於後一種。
袁紹遲遲不開口,眾將也不敢作聲。這時,郭圖突然開口:“正南公為國盡忠,其死重於泰山。然而……”
袁紹雍容抬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本將軍一向從善如流。”
“然而眼下,我們的注意力仍然應當集中於冀州。冀州國殷民富,足以供主公日後雄踞一方,匡扶天下。”
諸將中審配一黨立刻發難,指責郭圖不仁不義。如果不迅速為審配興兵報仇,不僅他的血白流了,也會見笑於天下諸侯。
郭圖也不甘示弱,立刻在一片同黨的稱是附和中開始反擊。
案前的袁紹看著混亂的場景,忍無可忍。“全都給我住嘴!”袁紹的怒吼震懾住了在場人員,卻給他自己帶來的麻煩。
眾人立刻全部起身,拱手作揖:“願將軍明斷!”
袁紹一時也沒了主意,慍怒地一揮手臂:“全體退下,容吾三思。
與此同時,剛剛擊破敵軍,占領廣昌城的徐峰軍中,也產生了一場爭論。
以張燕為代表的進攻派認為,應該乘勝追擊,與袁軍決戰,不求全殲,至少應當予以重創,使其元氣大傷。
相對應地,秦鬥,張劫,以及新加入的趙雲,則提出袁軍主力據守堅城。此時出兵與之決戰,若袁軍龜縮不出,則我軍無計可施。同時劉虞的大軍已經迫近班氏,必須予以應對。
徐鋒聽完兩邊各自的意見後,沉思一會,作出表態:“按張燕,趙雲的意見執行。”
兩邊都是一愣,徐鋒不慌不忙地說出自己的理由:“袁紹好謀無決,決斷遲緩,我們完全可以步兵留守,騎兵先回師擊破劉虞。再行軍到這裏,休整一番,與袁軍決戰!”
這個瘋狂的計劃聽得眾人先是一驚,而後便是一片將軍明察聲,響徹在軍帳中。
回師的路上,徐鋒一遍又一遍,堅定著自己的決心。這一番左右馳騁迎擊,固然是風險巨大。然而,想要邁向天下,這是不可避免的一步。隻有擊敗劉虞,才能解燃眉之急。
隻有打敗袁紹,才能除掉這個一統河北的最大對手。
袁紹出身高貴,在這個重門第的年代擁有巨大的號召力,麾下逢紀田豐,顏良文醜等謀士猛將如雲。按照既定的曆史線,袁紹將會在一年後奪取韓馥地盤,得到整個冀州,以及張郃沮授等一流人才。到那時再去與之為敵,想要獲勝隻怕是難於上青天。
四天之後,班氏城外五十裏,沐浴在北方初夏晚風裏的劉虞,心情無比舒暢。
進軍以來,他一路上雖然遇到了不少抵抗,卻是每戰必勝,克複數座城池。等到明天抵達班氏,將其拿下,便可以基本宣告克複代郡了。
他萬萬沒想到,在自己年輕對手的心目裏,自己已經等同於一塊爭霸道路上的煩人小石子,隻需勞煩一下,便能輕輕踢開。
此番回師,徐鋒手中騎兵由於之前傷亡,以及三千人部署在另外三郡,隻有四千六百餘人。留在廣場的步兵四千,班氏共有弓手一千人,步兵九千人,加在一起,約為劉虞部隊的一半。
但徐峰毫不擔心這場戰役最終勝利的歸屬。劉虞部隊雖多,但來源複雜。既有之前自己帶來上任的四千親隨,又有部分士氣低落的當地郡兵,臨時征發的民兵,甚至是少數烏丸騎兵。
這些部隊彼此間隔閡重重,又缺少磨合。劉虞常年將親隨作為預備隊,待到其他部分人馬將敵軍消磨地七七八八時,再讓親隨如猛虎下山,最終消滅敵軍。這一做法又加劇了各部分的矛盾。
劉虞得到徐鋒率兵前來的消息後,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忍痛將四千嫡係親隨換為部隊前鋒。是時候把好鋼用在刀刃上了!
他萬萬沒想到,這一舉動徹底葬送了這支堪稱精銳的部隊。
第二天的戰鬥戰鬥伊始,張燕率領四千騎兵為先鋒,引導著緊隨其後的張劫手下步兵向劉虞部隊正麵發起衝擊。劉虞的親隨雖戰鬥力略遜九原軍一籌,卻也是奮勇拚殺,雖稍有後退,仍殺得難分難解。
當隨後耐不住寂寞的趙雲得徐鋒特準,率領七十多名親衛隊軍官對劉虞親隨右側與郡兵結合部發動試探性攻擊時,意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