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大戰序幕(1 / 2)

此時此刻,千裏之外的青州北海郡營陵城下,五萬餘名袁軍士兵正準備對城池作著最後的衝擊。

忽而,城門洞開,一哨騎兵從城內殺出。

領頭的青年將軍驍勇異常,揮舞馬槊,連殺十餘人。所到之處,袁軍無不望風披靡。

結果,這一名將領竟殺出一條血路,衝出了數萬袁軍的包圍圈,絕塵而去。

袁紹聽得消息,勃然大怒,正準備下令對已是囊中之物的城池作最後的攻擊,卻見到一名使者模樣的人跟在逢紀身後,向帳中走來。

“稟主公,此乃北海守軍使者王脩王叔治,今求見主公,請主公接受一城軍民投降。”逢紀向袁紹拜下,進行介紹。

“此次投降,是孔文舉的真實意思嗎?”袁紹很懷疑速來與自己不睦的孔融是否真的會投降。

“稟州部,文舉公方才已在都尉太史子義的掩護下一道衝出,向您投降是城中餘下官吏軍民的一致意見。”王脩伏在地上,一動不動,畢恭畢敬地回答道。

袁紹心中頓時暗暗叫撼不已:孔融居然在太史慈的掩護下跑了,他頓時感覺這場已經到來的勝利似乎缺了點什麼。

與王脩一番商談,送走他後,袁紹下令:“眾軍聽令,文醜率本部入城,其餘各部,按兵不動,聽吾後續差遣。”

王脩走後約莫半個時辰,營陵城門緩緩開啟。一人光著上身,左手牽羊,膝行而出。身側一人,手捧圖籍印綬,跟著一起出了城門……

漢初平二年,公園一九一年冬,青州全境為袁紹所取。袁氏疆域,從此橫跨黃河南北,青冀二州,勢力大盛。

同一時間的班氏城內,沮授正在向徐鋒獻上自己對於攻取廣昌的籌劃。

“廣昌如如楔子一般,突入我方轄境,勢在必除。然我軍於廣昌一地情報網絡,甚為薄弱。依授所見,袁氏於廣昌,騎兵約不過四千,弓手約不過兩千,步卒至多一萬。”沮授開始對敵軍的硬實力作出了估計。

“若是此次軍隊整編擴充完畢後進攻,我軍約可調集八萬人馬,圍攻此地。單就應對守軍而言,可謂綽綽有餘,然我軍難以迅速下城,攻城期間,袁賊勢必率主力前來援救。估摸著到那時,袁賊必已吞並青州,勢力更盛。此番袁賊所領援軍,不會少於九萬人。”

一針見血,此次作戰,最需要考慮的應對對象,不是守卒,而是可能到來的援軍。

沮授又是一輪分析情勢完畢後,諸將紛紛開始建言。

聽取一番獻策之後,徐鋒定下了此次作戰的通盤計劃。

明年二月,各部人馬,分兩地集結進發。張劫領步卒一萬,騎兵三千,弓手兩千,從代縣,進駐廣昌正麵。

徐鋒親領步兵三萬兩千,騎兵三萬,八千弓手,從靈丘出發,直插廣場守軍背後。

此舉一方麵是為了夾擊守軍。另一方麵,更重要的,是隔斷道路,使得後續援軍若想進入廣昌要塞,則必須要麵對九原軍的主力。

如此一來,可以逼迫袁軍後續人馬,在野戰和放棄救援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會議後的整個冬季,徐鋒與其麾下大小文武,均投入了開春戰鬥的準備工作中,其重點則是擴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