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話楊廣(2 / 3)

陳默輕笑著搖了搖頭“看來你還是一個單純的人呐!對於生於帝王之家的人而言,親人反目不是很正常麼,最是無情帝王家,難道你會不知道?”

“至於貪圖享樂好色如命,更是一個笑話,作為萬裏疆域最為尊崇之人,這點行為難道就過分了。”

“狡辯,楊廣現在的形勢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差不多接近窮途末路了。”傅君婥一臉快意的嗤笑。

“嗯,的確,本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結果被他自己玩脫了,走到了這種近乎不可挽回的地步。”

不過有句話陳默沒有說除非遇到穿越者,否則絕對搶救不過來!

不過既然是穿越者,除非穿越成了楊廣,一般還真不會幫楊廣平定天下,難道你還想有人在自己頭上拉屎?

“楊廣失敗的地方是用民過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偉業了,這是表麵上的說法。其實就是他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開科舉,動了門閥世家的利益;不惜勞力,開挖運河,不惜國庫,發動戰爭,受苦的還是百姓,這裏動力了底層百姓的利息。”

“哈,分開來說,他的那些行為都足以讓一個王朝傳承百年,結果卻是愣是把一個王朝的頂層和底層都得罪完了,還有什麼原因不敗亡的?”

邊走邊說,幾十裏路程在兩人腳下一晃而過,來到海邊後,在傅君婥目瞪口呆之下,陳默放出了琉璃界中的海船,將對方往琉璃界一塞,踏上了歸途。

又花費了大半個月,陳默一行旅遊團算是回到了揚州。

虛境的宋缺做的第一件事竟是去見了揚州雙龍,看過對方資質後,在揚州住了下來,打算將兩人收為徒弟,對於看過原著的宋缺而言,雙龍都是可塑之才,不過是三觀不正罷了,他相信他的棍棒教育下,可以糾正的!

見到宋缺這種做派後,陳默隻能負起擔子,理一理近來的變化,聽聞了手下的報告,在首腦離去的時間裏,沒有出現亂子,不是說他們沒有想法,而是有點遠見的人都知道把握當下是最重要的。

光陰的車輪滾滾向前,時近年關,陳默一家子,無崖子一家子,宋缺一家子在一起過了一個和諧美滿的新年。

在這段時間中,陳默沒有在瘋狂的練功,隻是勤修不墜,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武學的整合,道藏的研讀,伴侶的指點。

大業十一年(615年),拜別了所有人後,陳默獨自一人踏上旅途,多走走,多看看。

現在,勢力的發展都走上了正軌,無需自己把持方向,更是有宋缺坐鎮,陳默大袖一甩,把事情一丟一人踏上了旅途。

第一站北上找楊廣,繼商紂之後的第一昏君,陳默還是打算見上一見的,看看是不是真那麼草包,說實話商紂王的好多罪責也不過是後人加上去的。

話說當年周武王伐紂時,開列了紂王六條罪狀其實就是個笑話來著,再度證明了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一是酗酒,嗯這條罪狀我不多說了。

二是不用貴戚舊臣,三是重用奴隸,嗬嗬不用權貴,不拘一格用人才還有錯?

四是聽信婦言,這個唯一算是問題的地方,古代女人不得幹政,這點看得比較重。

五是信有命在天,曆朝曆代有哪個皇帝不信自己是有命在天真龍轉世的?就連武王造反時也是打著順天應人的旗號。

六是不留心祭祀,嗬這裏又不是封神榜,人家紂王有沒有對女媧神像產生不好的想法。

成王敗寇,就是如此,隻要勝利了,我想怎麼編就怎麼編,黑的也說成白的。

大業九年(613年),楊廣第二次進攻高句麗。正當雙方相持不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於黎陽起兵叛叛隋,隋煬帝倉皇撤軍,於是高句麗的戰爭就這麼草草的結束了,當然楊玄感的反叛也在同年便被撲滅了。

大業十年(614年),楊廣第三次進攻高句麗。隋煬帝因國內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而不敢久戰,高句麗也疲於戰爭而遣使請降,楊廣就此撤軍。

現在正是大業十一年(615年),陳默聽聞原本洛陽陪都的楊廣準備依例北巡長城,而熟知曆史事件的陳默打算去看看即將被圍堵的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