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玩樂沒有設備
30+
作者:湯姆·凱恩夏格
懸疑推理電影《非常嫌疑犯》裏羅傑·金特說:“誰也沒見過神秘的土耳其主謀凱撒·索澤,也不知道曾直接為他賣命的任何人——但是聽律師小林說來,誰都有可能為索澤賣過命。你根本不知道真相,那就是索澤的本領。魔鬼曾經耍過的最大手段就是,讓世人相信沒有他這個人,他已死了。”回到現實,要是你戴過眼鏡,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曆:你想眼鏡到底放哪裏了,後來才恍然大悟,原來一直戴著呢。這就是穀歌眼鏡具有的魔力,也是穀歌著力開發的一個佩戴式計算項目。
你若是電影《星際迷航》的愛好者,就知道企業號星際飛船上的機組成員隻要大聲地問一個問題,答案就會橫空冒出來。這就是蘋果公司的Siri語音服務及其他能夠支持語音的人工智能引擎具有的魔力。要是你看過電影《少數派報告》,可以看到湯姆·克魯斯揮一揮手,就能隨意操控懸浮圖像。這就是紅外線手勢檢測傳感器具有的魔力,今年3月份三星公司宣布推出的Galaxy S4智能手機就有這項新功能。
上麵這些場景從一個側麵為我們描繪了未來的模樣:電腦無處不在,但又隱身起來。這正是我們前進的方向,品牌硬件(即實際處理繁重任務的技術)最終會淡出人們的視線,退居到幕後——屆時隻有人類的感官會依然存在:視覺、聽覺和觸覺與虛擬現實發生碰撞。
知名調研機構阿伯丁集團的調研主任安德魯·博格(Andrew Borg)質疑道:“在智能手機的外觀尺寸方麵,還能有什麼更大的作為嗎?”現在是重新考慮硬件的時候了——隻要用戶和體驗更趨於融為一體,又沒有技術擋道,就會出現創新。事實上,移動領域的三巨頭:蘋果、穀歌和三星正在隱藏硬件方麵取得長足進展。
近日在Galaxy S4發布會上給博格留下最深印象的功能特性之一就是,智能手機在汽車裏麵的應用。手勢檢測傳感器讓駕駛員得以抽出空著的手在屏幕前麵作一些動作,比如更換歌曲、打開應用程序、接聽來電,並執行各種各樣的功能——在進行這一切操作的同時,視線仍沒有偏離路麵。也就是說,駕駛員瞬間變成了魔術師,隻需輕輕揮舞魔杖,就能實現任何操作,而硬件基本上隱身起來。
博格說:“移動並非取決於設備、軟件應用或網絡訪問,而是取決於用戶及所在背景——這才是移動最終關注的方麵。這樣一來,設備最終將變得虛擬化或透明化。但我們還沒有到達那樣的地步。” 蘋果把寶押在了Siri上,就像穀歌地圖一樣,Siri在不斷改進理解問題、正確回應的能力。在去年底發布的iOS 6操作係統中,Siri在回答本地體育比賽問題方麵得到了顯著改進;在今年發布的iOS 6.1上,在電影票銷售方麵又改進了不少。正如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這句著名的話:“我們正在Siri上雙倍下注。”
與此同時,穀歌設想眼鏡取代口袋裏的智能手機,有人猜測它們會在明年亮相。今年2月,穀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稱智能手機正遭到“閹割”(emasculating),他是指人們不斷低頭觸摸擦拭玻璃。相反,穀歌眼鏡擯棄了讓人分心的長方形玻璃。他說:“15年前我們創辦穀歌公司時,我就展望當我們需要信息時,信息就會發送到我們眼前。”
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近期播放的調查性訪談節目《60分鍾》中,Twitter創始人傑克·多爾西也談到了技術是一個日漸式微的推動者。比如說,有人用Twitter發送了一則簡單的消息時,隻知道大家會看到該消息。“當人們來到Twitter上,想對世人表述什麼時,技術漸漸消失了。”
忘了在幕後進行網絡互聯的硬件吧,忘了為社交網絡帶來秩序和邏輯的一行行代碼吧,忘了那些決定成敗的細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