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兒童眼保健對策(1 / 3)

[第八章 兒童眼保健對策

]

讀過本書之後,您已經認識到在人類所有的感覺中,視覺具有最重要的意義。眼的神經細胞必須與腦細胞之間形成廣泛的、極其複雜的網絡連接,最後在大腦皮質枕葉形成視知覺。為此,大腦皮質要動員其一半數量的細胞在安靜地“工作”。與此同時,數以十幾億計的人體細胞,也在配合視覺的形成而默默地“工作”著,它們不斷把信息告知大腦,使大腦對視覺做出綜合性的反應可見眼睛與腦以及全身各器官係統關係密切,愛護眼睛要從腦保健做起,從全身保健做起。現代醫學證實,老年期和中年期的常見病,多發病,要從兒童期開始預防。科學的生活方式是養生防病的保障,也是眼保健的根本性措施,  這在)L童期特別重要,良好的衛生習慣一旦形成,將會受益一輩子。人生有兩個春天,兒童期是第一個春天,60歲以後是第二個春天。如果家長老師們主動嗬護,並耐心培養)L童們科學管理生命的技能,那麼,當第二個春天來臨時,他一定能健康、長壽,充滿活力。希望家長不要單純掌握知識,重要的是要認真地執行,讓孩子受益。

第一節提倡科學用眼,講究視覺衛生

無論何種原因導致的視力減退,對兒童的影響比成人大的多。單眼或雙眼的視力減退,在學齡前發生會導致弱視,弱視一旦形成,不僅視力減退而且喪失雙眼視覺,使兒童成為“立體盲”,任其自然發展,會貽誤一生。視力不良的兒童,同視力正常兒童相比具有一定的生理缺陷。視物不清,使他生活的活動範圍縮小,對外界新鮮事物的興趣減少,這是因生理缺陷所引起的心理變化所造成。當糾正了視力缺陷,會很快恢複兒童的心理發育,  促進孩子的性格轉變。兒童視力是否正常,是一個最為關鍵的指標。講究視覺衛生,用意在於防止視力疲勞,預

防常見眼病和預防兒童屈光不正的發生發展,從而促進)L童的身心健康。

一、監控兒童視力變化

我國的眼保健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一個突出的差距是人群定期體檢的意識差,組織不健全,製度不嚴格。在發達國家,根據年齡段不同,間隔不同時間對人群進行眼病篩選篩查。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利用專家級技術水平和現代化網絡優勢,形成專科醫療會診網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逐漸改變有病才去就醫的傳統習慣把醫療預防工作納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中。世界衛生組織(WHO) 與全世界諸多防盲的非政府組織,共同發起了“視覺2020,享有看見的權利”這一全球性行動宣言到202。年,在全世界根除可避免盲。我國政府已在宣言上簽字,莊嚴承諾將在2020年前,在我國根除可避免盲包括:白內障、沙眼、兒童盲、屈光不正和低視力。所謂可避免盲,指的是通過預防和治療,盡可能使人避免成為盲人或使盲人重見光明。政府的努力要和每個人的觀念更新結合起來,預防才會卓有成效。

許多眼病都是“隱形殺手”,兒童弱視,屈光不正,斜視,青光眼等等,沒有不適症狀,幼兒又不善表達,如果不

愛,伴隨一生不僅有用,而且很珍貴。

二、改善用眼環境

我們的眼睛要看清楚外界的物體,兩個因素必須具備。第一,被視物體的表麵要有足夠的亮度。光線不好,  亮度不夠則物體看不清楚。第二,眼球、視路和視覺中樞沒有生理缺陷,功能正常。後一個因素已經談的很多了,現在我們來說怎樣改善用眼環境。

I.適宜的亮度光線是引起視覺最基本的條件。這種光不是光滑鏡麵反射的眩光,而是物體表麵發出的彌漫性,均勻一致的反光,也就是物體表麵的亮度。要達到

看的清楚、看的舒服、看的持久的目的,以防止視力疲勞和獲得最佳視覺效果,把被視物體的亮度增加到適宜的水平,是很重要的,應該引起重視。兒童學習的近環境采光照明的要求是:①學校的教室和家庭做作業的房間,自然光時,窗戶的透光麵積與房間麵積之比不低於1:60 光線投人的方向,應該從左側投人,不要從正前方或右側

采光。防止陽光直射下閱讀書寫。用人工光源照明時,  室內環境與書本作業麵的亮度對比越大,越易引起視力疲勞。如果在黑暗的室內,隻開一盞台燈閱讀,則眼睛很快疲勞。所以學習時除了台燈照明外,室內還應再開一小燈,以減少室內明暗差。桌麵和書本的照度與視覺效果成正比,較強的照明,視力相應提高,但是過強的光線也容易視力疲勞。生活中往往是采光不足,照度達不到要求。白熾燈與熒光燈相比,白熾燈是一種暖光源,光線柔和穩定,色溫接近自然光,在這種光源環境下學習睛不易疲勞。學習時的照明度最好達到20

勒克司

(L

u30厘米為宜

x),為此白熾燈至少應在40瓦以上,左側光源距桌麵

6,

0瓦,不超過50厘米、②避免眩光環境下

則就

讀寫。眼睛直視任何光源都產生眩光損害,所以在近距離作業時,光源不能直接照到眼內,更不能在陽光下閱讀和寫字。能反光的黑板、桌麵和白紙,都能增加反射眩

2.適宜的對比度亮度對比度高,視物清晰而不易

疲勞。兒童們使用的書本,上課的黑板等,如果黑白分明,  ,

的程度很低,紙不夠白而墨不夠黑

看這樣的字很吃力,為了看的清楚

睛也會更多的使用調節,眼睛疲勞和近視就一定會加重。在給兒童選擇教材、書本、幼兒讀物時,要選擇印紙的質量、印刷的質量很好的品種,尤其是彩色印刷的、字體較大的製品有利於保護兒童的眼睛。學校用的黑板,要保持無反光的烏黑或墨綠,避免陽光直射黑板。

三、嚴格近距離用眼衛生

青少年近視眼的發病率近年來呈直線上升,近距離用眼不當與近視眼的發生,不是無關,而是關係密切,更何況在幼年還會引起眼肌問題,所以講究用眼衛生是很重要的。讀書寫字和一切近距離作業應該遵循哪些原則,在本書屈光不正一節中已經說明。有一個事實請家長思考:城市的兒童和農村的兒童都在上學讀書,但是農村兒童近視眼的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越是大城市近視眼發病率越高。醫療條件有差距是個次要原因,最重要的因素是環境因素的不同。城市生活,出門到處是高樓大廈,回家是封閉的單元樓房。兒童從學校到家庭主要接觸的是“近環境”:讀書、寫字、畫圖畫、看電視、玩電腦、做手工。甚至一些孩子去幼兒園和學校,都用小汽車接送。很少有時間和機會接觸廣裹的大自然空間,人們生活、娛樂、學習和工作處在一個人為的近環境包圍圈裏,  視近負擔過重是近視眼發生和發展的環境因素。兒童處於這種環境中,如果不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如果不加強戶外體育活動,如果不減輕繁重的視近作業負擔和心理壓力,那麼,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環境,就會促使兒童近視眼和許多常見眼病增多。這就是外因通過內因致病的

一個實例。所以在改善用眼環境的同時,必須同時規範孩子的用眼行為,孩提時代養成的良好讀寫習慣,會很自然的保持到成年。不僅是兒童,處在同樣環境條件下的成年人,隻要不注意視力保健同樣可以誘發近視眼。相

比之下,鄉村生活環境視野開闊、空氣清新、體力活動多、作業負擔輕,非常有利於兒童眼睛和身心健康。

四、尋找視力疲勞的原因

在用眼之後(指讀寫等視近作業),出現眼與眼眶周圍不適或疼痛,鼻根部或穎側太陽穴部位酸脹感,視物不清,視物有虛影,流淚,眼發幹。嚴重者還會表現惡心,嘔吐,頭暈,心率緩慢,頸肌緊張和肩部酸痛等,這就是視力疲勞(ateoi) 其中

shnpa。它是許多疾病引起的一種症狀,包括多種眼病,全身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找到及消除視力疲勞的原因很要緊,因為視力疲勞能加重眼病,眼病反過來又加重視力疲勞,形成惡性循環

1.眼部原因有兩種情況屬於眼睛正常狀態下,發生視力疲勞:一是兒童容易養成的不良用眼習慣,眼與書本距離太近,或者用眼持續時間太長,人為地使調節功能

負擔加重,調節緊張導致疲勞。這種狀況持續下去,最終導致近視眼或斜視形成。二是50歲以後,調節能力生理性減退,看書時調節力不足導致疲勞。適時地驗光配戴老花鏡即可解決。除了這兩種情況,引起視力疲勞的眼部原因都是病態。

最多見的是屈光不正,大家已知,遠視眼、散光眼、近視眼患兒戴過度矯正眼鏡,均不可避免地引起視力疲勞

這是使用調節過度所致。屈光參差者,兩眼度數相差大,使兩眼黃斑中心凹的影像大小不等,大腦視中樞不能將它們融合為一,中樞性視力疲勞。其次是斜視患兒。顯的斜視或一眼已明顯視力減退,根本不能完成雙眼單視功能時,反而不引起視力疲勞。而斜視輕微,眼外肌功

能不平衡輕微,這種斜視外表看不出來,醫生能檢查出

臨床上叫隱斜視。實際上,大多數正常的眼睛都有隱

大腦有融合能力不產生症狀,但超過限度就不行了一般來說,外隱斜超過40,  內隱斜超過2A,  可能會產生疲勞症狀。任何眼病使視力減退時也會產生用眼疲勞症

以上這些情況使大腦視中樞受理雙眼單視功能很吃

,從而引起疲勞。所以,不要以為兒童斜視或視力減退輕微而忽略就醫。孩子視力疲勞症狀往往不會表達拒絕近距離用眼,家長不要以為是“不愛學習”,應該先查一查眼部原因。

2.

全身性因素貧血、營養不良、兒童急性傳染病恢複期、高血壓、內分泌功能紊亂、體力或腦力勞動過度疲勞等都可發生視力疲勞。成年人的更年期綜合征、頸椎病等也易發生視力疲勞。

3.

精神因素精神創傷、心理壓力大、焦慮、睡眠不足等都是視力疲勞的誘因。請您記住,大腦疲勞,眼睛則會疲勞。在本書的開頭,談到的父母和家庭的生活方式對子女潛移默化的影響,或者父母望子成龍的急切心理,  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過重。兒童有“心”病,即使眼睛正常,也會發生視力疲勞。所以重視兒童的心理健康,適當減輕孩子的近距離作業負擔,實在是有利於)L童的

身心發育和視覺發育。

4.視力疲勞的環境因素前麵已經談到兒童的用眼環境和用眼衛生問題,它們對視力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我們再強調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用眼環境要安靜,①在乘坐交通工具時閱讀是最不良的習慣。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在行駛的車輛上閱讀,一是光線忽明忽暗,就象一隻質量差的熒光燈管不斷在閃爍。二是眼與書本的距離不停地在變化。這兩個因素引起一個後果,即眼睛不停的調節,這種調節不僅是晶狀體厚薄的變化,還有瞳孔大小不停的改變,視網膜對明暗適應的不斷調整,對眼睛的損害是全方位的。這是造成視力疲勞的一個重要因素。②噪音引起視力疲勞。科學家做過試驗,當環境噪聲強度達到95分貝時,視網膜的杆與圓錐細胞對光的感受性開始下降,視物開始模糊。噪聲越強視功能衰減越明顯。行駛的車輛上當然有噪聲幹擾不是閱讀環境,在兒童學習的房間內也應該保持安靜,這樣也容易保持精神集中,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根據兒童的身高選擇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的桌椅。符合要求的桌椅,能幫助兒童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和眼與書本1尺的距離。防止桌子太高,椅子太低要求是椅子的高度是桌子的一半,人坐在椅子上,桌子的高度正好與臂肘的高度相一致。根據身高可選擇60-80 厘米桌子,一般身高在120厘米的兒童,選擇60厘米的桌子即可。如果桌子太低,墊高桌腿,椅子太低,加椅墊也要防止桌椅都高,孩子腳踏不到地板而來回擺動,這樣

也不能保持姿勢正確,要用腳墊把腳固定。

第三,關照兒童看好電視。科技發展到今天,電視與人們的關係已經密不可分了。不要把電視機看成是對兒童眼睛有害的物品,籠統而不加分析地“警惕電視病”。關照孩子收看好的電視節目,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開發智力、收獲知識都大有益處。怎樣關照兒童看電視?讓我們從電視機說起,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和我國都在致力於研製高清晰度電視,並在不久的將來普及到家庭。高清晰度電視的標準是什麼,國際無線電谘詢委員會有個定

,即一個正常視力的觀眾,在大約3倍屏幕高度的距

能收看到與實際景物一樣的畫麵質量國家在電視的圖像清晰度上下功夫(這是高科技,高投資的係統工程),其意義很重要,例如它是當今信息技術時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科學檢測、自動控製、軍事指揮、醫療電子等方麵有廣泛用途。但其中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讓我們億萬電視觀眾,在看電視時眼睛更舒服和不容易疲勞。我們現在的電視圖像質量,與高清晰度標準還有不小的距離(盡管質量高超的電視機這個距離相對小一些),它是引起視力疲勞的根源所在。當今的電視圖像,其清晰度遠不及現代電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閃光和抖動,並不時出現眩光樣刺激,這些因素都會引起眼睛不停的調節,  因此容易出現眼疲勞。所以關照孩子收看電視,可行的辦法是:①在電視機的正前方觀看,保持良好的坐姿,一定不能躺著,趴著看,這樣猶如在搖搖晃晃的車中看書一樣,眼很快疲勞。②收看電視時,距離電視機遠一些,所受閃光和抖動的影響小,所以看電視時要和電視機保持2.5米以上的距離。③收看電視的房間要保持一定的亮度,不要漆黑一團。當電視畫麵的亮度與周圍環境的亮度相差懸殊時,閃光和抖動的影響增加,眼睛容易疲勞。這是因為看東西時,視網膜的視杆細胞與圓錐細胞總是同時在工作,視杆細胞專管夜晚或弱光下看東西。它同圓錐細胞有著複雜的生化、生理關係,圓錐細胞讓我們看到絢麗多彩的電視畫麵時,視杆細胞也在緊張工作做配合。視杆細胞內有一種能感光的物質叫視紫紅質,它是由維生素A與一種蛋白質結合而成的。在過暗的環境下看電視,視杆細胞工作量大,維生素A消耗大,如果不注意補充,容易引起維生素A缺乏。長此下去,就會患維生素A缺乏症,在暗環境下看東西就不清楚了。所以看電視時開個小燈有好處,隻是注意小燈不要直照熒屏,也不要直照眼睛。④兒童一次看電視不要超過1小時,其間電視台播送廣告時,讓孩子離開電視機,活動一下身體並眺望遠處,讓大腦和眼稍事休息。作者很讚賞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說出這樣的提醒語:“好,現在讓我們稍為休息一下,廣告過後,有更精彩節目”。有人做過試驗,如果連續不斷看4個小時電視,視力可減退一半。孩子已經發生近視或在假性近視治療期間,看電視的時間更要從嚴掌握,不要超過40分鍾。

五、適宜運動,把握健康不僅是連續看電視後視力疲勞而減退,實際測驗還表明,中小學生連續上幾節課後馬上來測視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囑其在戶外活動20分鍾,視力又回升到原

來水平。農村的兒童近視眼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兒童重要原因之一是運動量大。這種運動量指的是眼睛和全身兩個方麵:眼的運動,訓練睫狀肌;全身運動,增強體

讓眼睛暫時離開視近環境,讓兒童處在“極目楚天舒”環境下,對眼睛是非常有益的。廣裹的田野,綠色的森林,清新的空氣使孩子心情歡快,胸懷開闊,極目遠望,這是對兒童身心和眼睛最好的休息。綠色對眼有益,遠望綠色,能促使眼調節放鬆,讓睫狀肌得以休息。需要注意的是,遠眺時要囑咐兒童凝視遠方的一個具體目標,讓孩子努力去看清它。這樣,遠眺加上主觀意識的共同作用,能夠達到鍛煉睫狀肌和恢複視力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