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均利潤額
它是據商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冊的每一職工平均實現的利潤額,計算公式如下:
人均利潤額=利潤總額/在冊職工平均人數
上式說明,商業企業的人均利潤額越大,向國家繳納的所得稅金越多,為國家貢獻也越大;同時也說明,人均利滿額越大,企業留利也越相應增加,這有利於發展本企業經營業務和提高職工的生活福利水平。
二、商業企業盈科率表示方法
商業企業的純收入即盈利額,包括營業稅金和利潤兩部分。由於大部分純收入都交入國家財政,因此,企業純收入越多,表明為國家提供的資金越多,純收入越少,為國家提供的積累資金也越少。
(一)商品銷售盈利率
這一指標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取得的盈利總額對商晶純銷售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商品銷售盈利率=(盈利總額/商品純銷售額)×100%
上式表明,商品純銷售額不變的情況下,盈利額越大,商品銷售盈利率越高,其經濟效果越好;反之,商品銷售盈利率遂低,其經濟效果越差。
(二)資金盈利率
它表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盈利額對全部資金平均占用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金盈利率=(營業總額/全部資金平均占用額)×100%上式說明,企業的盈利額越大,資金平均占用額越少,則資金盈利率越高,其經濟效果就越好;反之,經濟效果就越差。
(三)流通費用盈利率
它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盈利總額對流通費用總額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如下。
流通費用盈利率=(盈利總額/流通費用總額)×100%
上式說明,企業的盈利額越大,流通費用總額越小,則流通費用盈利率越高,其經濟效果就越好,反之,流通費用盈利率越低,其經濟效果就越差。
(四)人均盈利額
它是指商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在冊每一職工平均實現的盈利額。其計算方法是。
人均盈利額=盈利總額/在冊職工平均人數上式說明,企業的人均盈利額越多,則經濟效果越好,反之,人均盈利額越少,則經濟效果越差。
下麵,通過具體實例詳細說明:
上述百貨商店全年純銷售額10000萬元,繳納營業稅金300萬元,流通費用額220萬元,利潤總額684萬元。再假定該店流動資金年平均占用1000萬元,固定資金年平均占用160萬元,全年平均在冊職工1000人。根據上列公式,計算):如下:
商品銷售利潤率=(684萬/10000萬)×100%=6.84%
資金利潤率=[684萬/(1000萬+160萬)]×100%=58.97%
流動資金利潤率=(684萬/10000萬)×100=68.4%
流通費用利潤率==(684萬/220萬)×100%=310.91%
人均利潤額=(684萬/1000人)×6840元
商品銷售盈利率=[(300萬+684萬)/10000萬]×100%=9.84%
資金盈利率=[(300萬+684萬)/(1000萬+160萬)]×100%=84.83%
流動資金盈利率=[(300萬+684萬)/1000萬]×100%=98.4%
流通費用盈利率=[(300萬+684萬)/220萬]100%=447.27%
人均盈利額==[(300萬+684萬)/1000人]=98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