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商業企業盈虧測算
商業企業通過盈虧測算,可以為經營決策和製訂計劃提供依據,可以推動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擴大商品銷售額,節省費用開支,增加利潤額。
企業進行盈虧測算通常采用量、本、利計算法。量、本、利,在商業企業是指商品銷售量(額)、商品經營成本和商業經營利潤。在已知的某些條件下,企業可運用量、率、利三者相互依存關係的原理,來測算各商品銷售的保本點和保利點,保本點也稱盈虧分界點,即測算企業必須完成多少銷售額,才能做到不虧不盈。所謂保利點,即測算達到目標經營利潤額時,企業必須完成的銷售額。
一、保本銷售額的測算
商品銷售額恰好抵補經營成本,此時不賠不賺,經營利潤為零,這時的銷售額即為保本銷售額。
銷售額是商品銷量的貨幣表現。商品經營成本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變動成本,它隨著銷售額的變動而變動。變動成本包括銷售商品的進價,流通費用中的運雜費、保管費、包裝費、商品損耗、利息等。商品銷售後的營業稅金,不是企業的成本支出,而屬企業純收入的分配。由於營業稅隨銷售額變動而變動,也可並入變動成本計算。另一部分是在一定時期與條件下,不隨銷售額而變動,稱為固定成率,如職工基本工資、福利費、工會經費、折舊費、修理費、家具用具攤銷、職工培訓費等間接費用。
在預測期,固定成本額保持相對不變;變動成本額雖有變動,但與銷售額成正比,故變動成本率變化不大,商品銷售額經常發生變動。當商品銷售增長率大於變動成本率時,在銷售額達到能抵補固定成本額後,便逐漸靠近變動成本,直至二者相等,此時的銷售額便是保本銷售額。商業企業保本銷售額計算公式如下。
保本銷售額=國定成本額/(1-減變動成本率)
例如,上述商店固定成本為170萬元,商品原進價額占銷售額的88%,變動費用率為0.5%,營業稅率為3%。根據上列公式,計算保本銷售額如下:
保本銷售額=170萬/(1-91.5%)=2000萬元
上式中,變動成本率91.6%係88%、0.5%、3%等三項之和。
通過測算,當這個商店完成2000萬銷售額時才能保本,此保本銷售額即為保本點。高於此“點”就可取得和利潤,低於此“點”則發生虧損。
根據上式中各因素依存關係,測算保本銷售額,還可運用下列公式,
保本銷售額=固定成本額/(毛利率-變動費用率-營業稅率)
根據上列資料和這一公式,測算保本銷售預期下:
保本銷售額=170萬/(12%-0.5%-3%)=2000萬元
二、目標經營利潤與保利銷售額的測算商業企業測算利潤額一般在預測商品銷售額之後進行。在既知未來一定時期可完成的銷售額、變動成本率和固定成本的條件下,可計算該時期的目標經營利:潤。其公式如下:
目標經營利潤=商品銷售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假定上述企業一年的預測銷售額為9600萬元,變動成本率為91.5%,固定成本為170萬元。其目標經營利潤測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