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周永康不忘郭美美
文|王華玉
什麼是今年最牛的“今日頭條”?當然是新華社7月29日發布的周永康案消息稿,全文隻有77字,卻讓全世界瞠目結舌。在這一重磅新聞的轟擊下,神馬都成了雞毛蒜皮——當然,郭美美除外,我以為。
立案審查周永康為中國反腐塑立了一座豐碑,它既打破了“刑不上常委”的潛規則,傳遞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強烈信號,同時也刷出了一道依法治國的簇新起跑線,這在即將於10月召開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上將見分曉。正如我們的特稿所寫的那樣,周永康案的破與立(本期P30-33),是一本需要嘔心研讀的大書,怎麼形容都不為過。
如果說,審查周永康彰顯了中國整肅黨風、澄清吏治的決心,是政治、法律層麵的一著大棋;那麼,刑拘郭美美,則是道德領域“另類反腐”的先聲,其意義不可小視。
一個姿色並不怎麼出眾的黃毛丫頭,憑著敢賣、敢炫的癲狂表現,把偌大個中國輿論場攪得天翻地覆,這是一種何等的能量!
郭美美說,“很多人想不論花多少錢也要跟我睡一覺”,那不禁要問,郭美美為什麼這麼貴?本期P71的“觀察家”文章說得很到位,因為扭曲的價值觀滋生了龐大的市場,重量級的恩客又把這種效應幾何級數地予以放大了。這場集體無節操的係列床笫劇,男N號的戲份或許不比女主角輕多少。
再要問,郭美美事件為什麼這麼震撼?因為,它把美色和財富這兩種人類亙古以來孜孜以求的美好事物,用一種赤裸裸、歇斯底裏的方式進行了顛覆和汙名。用魯迅先生的悲劇理論(“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來解讀,“敢於做婊子,決不立牌坊”的郭美美,就是這個時代和社會最大的悲劇了!
然而,有些人並不那麼在意這樣的悲劇。在郭美美事發之後,於一片討伐聲中,有機構和人士旋即發出了“忘記郭美美”的呼籲——盡管他們是以“全力救災”的名義(姑且不論是不是轉移視線)。但救災是忘記郭美美的理由嗎?當然不該是。自然災害要救援,精神領域的災害同樣要拯救。聞一多先生有詩雲,“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清風吹不起半點漪淪。不如多扔些破銅爛鐵,爽性潑你的剩菜殘羹”。對於郭美美事件,正需要這種無情反思、徹底清算的精神,輕易忘掉,豈不是諱疾忌醫、徒留後患?
借用一下“兩手抓”理論,反腐是一部需要天天念、年年唱的“聖經”,查處大小“老虎”以及成千上萬的“蒼蠅”,自然不能因大“老虎”被放倒而止步;同時,精神、道德層麵的反腐,郭美美也隻應是一個開端,暴風雨需要來得更猛烈、更持久。政治清明、法治昌健和道德完善、精神健康是一個美好社會的兩翼,比翼齊飛,才能螺旋上升。
所以,請牢記周永康,不忘郭美美,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