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總以為跳躍是危險的,但事實上,跳躍也可以安全而快速。要創造跳躍式的突破,首先要舍棄目前慣有的商業模式,找尋周遭被忽略的機會,並且學習其他產業創新的經營模式及想法。觀察其他產業的經營模式之後,或許你會很驚訝的發現,很多原則應用到你的產業,同樣合適。最後,你將發現,花同樣的時間、人力及資本,卻可以達到更好的結果,這個結果要比你固守原則、墨守陳規要好得多。

例如,大多數人都對麥當勞的創立人科羅克的名字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科羅克並不是最先創立麥當勞的人。麥當勞最先由麥當勞兄弟所創立,但是他們未能預見麥當勞的發展潛力,因此他們將麥當勞的觀念、品牌以及漢堡等產品,賣給從事銷售工作科羅克,讓他繼續經營。科羅克以獨特的行銷策略,將麥當勞發揚光大,變成今天規模數十億美元的龐大企業。科羅克抓住了麥當勞兄弟原先忽略的機會,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因而撿到了這個看似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照這樣看來,從天上掉餡餅的事並不是不可能發生,而且還是隨時可能發生,主要看你能不能及時地接到這個上好的餡餅。

如果你以為,那些成功創新的人,一定都是絕頂聰明,那你就錯了,他和你一樣長一顆腦袋兩隻眼睛一張嘴巴,怎麼就比你聰明了呢?事實上,大部分的事業突破,都是一般人在現有心智模式下產生的。關鍵不在夠不夠聰明,而在於你的態度:你是否願意抓住機會,善加利用?

那些想創新者經常把創新想像得太高深、太神秘、太複雜,並因此阻礙了他們的創新。其實創新、甚至是偉大的創新往往也是很簡單的。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絕妙的主意,一個新穎的想法,一個改變過去模式的點子,就是創新。同樣在我們的生活裏,一些看起來很普通的東西,隻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看,找尋更簡單、更容易、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在單一之中謀求變術,就可以創造突破,找到創新。

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職業,注定事業難以有所成就,對於一個胸懷大誌的人來說,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說不定最後勤勤懇懇一輩子卻兩手空空。因此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一開始就要給自己適當的定位,找準自己的位置,方可讓自己獲得最大的成功和發展。

你想去一家公司上班,所以同這家公司的總裁有約。他坐在桌子邊,身子前傾著說道:“如果我雇傭你,你想在哪個位置任職,又能給我們公司帶來什麼?好的壞的都說給我聽聽吧!”你會怎麼回答?你能說出那些資格、條件來?能更好地自我評估,從而自我定位嗎?也許你會說:嗨,這有什麼難的,我曾經有過幾十次的應聘經驗,早已經練成鐵嘴銅牙紀曉嵐二代了,保證一頓狂吹讓那總裁頭暈眼花。那我告訴你,你將又多一次應聘失敗的機會。人家總裁是招聘你去自家公司發展的,不是去你那裏嚐試頭暈眼花的滋味的。你比總裁還厲害?人家更不敢用你了!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那樣完美,不如把自己關在籠子裏供人觀賞豈不更加賺錢?任何公司在上市以前,都要給自己定位:將做什麼性質的產品;產品的檔次;該如何去運營企業。個人也一樣,首先要問問自己:我有什麼特別的才智和技術?我有怎樣的能力和別人競爭?我準備好付出成功需要的時間、思想和精力了嗎?我所掌握的東西還能勝任得了嗎?什麼樣的工作更適合我?

哲學家說:“了解你自己,最好的方法是站在一旁,像陌生人一樣來評估你自己。接著,要盡可能客觀地進行自我檢查、評估自己的能力並認清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給自己一個最適當的定位。”這時候,有人就會撅著嘴斜著眼反駁了:“別傻了,這是一種毫無意義的行為,我已經知道我自己,我知道自己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我還知道如果自己穿一身紅衣服就是一個活脫脫的熱血青年,雖然那樣看起來比較更像火雞。作為自己的主人,還有人不知道他自己嗎?”回答是:“是的!就有人不能很清楚地了解自己,而且還不在少數。”我們都有自欺欺人的弱點,我們都會為自己的弱點尋找理由,為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把自己的不幸都歸罪到別人身上。

像別人那樣看著我們自己,不幸的是,在審視我們自己時,多數人喜歡通過“一麵黑玻璃”觀看,而看到別人的缺點時,我們則恨不得用望遠鏡的高倍鏡片來觀看,觀看我們自己的缺點時卻恰好相反。

我們中很多人都相信自己比實際情況要好得多,我們都認為自己在事業上沒有做得更好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運氣,我們竭力回避這樣的事實,缺乏行動或故意拖延,或不夠注意,或逃避義務等等。然而,我們中的另一些人卻認為我們比實際情況還要糟,我們缺乏自信,我們感到不適,我們逃避棘手的挑戰,因為我們不想失敗。結果,我們注定一生平平庸庸。我們都不願意居於他人之後,那好,讓我們來對付這種自欺欺人的行為,停下來嚴格地看待自己,這樣將會給你帶來很多。

通常人們總是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事實上,沒有哪個人可以在人生的每一晝夜裏麵都表現出色,因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如果我們低估或者高估我們的力量或者能力,那麼我們因一個不正確的決策,所遭受的損失程度就會增加。

找準自己的位置,就像石頭的位置在山上、魚的位置在水裏一樣。給自己一個圓滿的定位。是雄鷹就該展翅於蔚藍的天空。否則鶴立雞群,鶴必成雞;或者身在狼群必有被狼吃之日。

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同,這便是個人所具有的“靈氣”。每個人智商的高低並不直接決定其智慧的大小,點滴之處,舉手投足間,反而揮灑著智慧的足跡。

曾經有書上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之一,聽說猶太人是很聰明的人種,這句話大概就是說中國人是和猶太人並列聰明的人種吧。

上述言論,當然是和讀者開個小玩笑,因為科學上尚沒有這樣的結論。但是中國人確實是很聰明的,萬裏長城、秦始皇陵兵馬俑、四大發明是古代中國人留給世界永不磨滅的文化遺產。

西方人用中國人發明的火藥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又以侵略的方式麻痹了中國人民的精神,掠奪了中國的財富,就連日本這樣的小國家也參與八國聯軍侵華,割地賠款,清末的中國受盡了列強的欺負與侮辱,清朝的中國人喪失了曾經最自大的尊嚴。清朝統治者的軟弱和封閉,並不能抹殺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在與侵略者長期的鬥爭中,中國人民發明了自己的作戰方式,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地道戰、地雷戰,都是我國人民自己的戰鬥方式,最終趕跑了侵略者。

嚐盡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後,中國的領導人告訴我們的人民: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人再次運用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興科技,重教育,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滾滾浪潮,中國的發展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曾經在國外的中國人,都會因為中國曾背負殖民地的屈辱而抬不起頭。如今,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中國人,都揚眉吐氣地屹立於天地之間,驕傲地舉起五星紅旗。中國人用輝煌證實了自己的聰明才智,熱情友好地與世界人民和平相處,珍惜著和各國人民的友情。

有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在今天這個信息時代,知識改變命運,卻是“狹路相逢——智者勝”。生活的途徑,機會的爭取,關鍵還在於智慧的體現。有句話說“藝高人膽大”,智慧是勇氣的基礎,麵對事情,如果光有勇氣,沒有智慧,那便十之八九不會成功。中學時代學習牛頓的“萬有引力”時,萬分遺憾那隻蘋果為什麼沒有砸在自己的腦袋上,天真地想像著蘋果砸下來之後自己也會發現個什麼定律。

其實如果真有蘋果掉到自己腦袋上,我想我是一定把它孝敬了五髒廟了,抑或天上掉下的根本就不是蘋果,當然更不是餡餅,我猜想應該是陷阱什麼的。但是如果牛頓不運用智慧,勇氣十足,那後果是怎樣的?或是像我一樣,將它吃掉了,或者幹脆走開,另找個地方涼快,或者像魯智深來個倒拔垂楊柳,一時氣起,將蘋果樹來個連根拔起。這些當然是玩笑話了。古人雲:四兩撥千斤。有沒有這樣一回事,我們不必考證,但是百年之前的人都意識到了智慧和技巧的重要性。戰國時田忌和齊王賽馬,田忌用差馬對齊王的好馬,齊王勝;又用中馬對齊王的中馬,平;最後用好馬對齊王的差馬,田忌勝。田忌運用自己的智慧,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不得罪齊王。田忌賽馬的故事世代流傳。遇到問題,發現事物運作的核心和關鍵,找到運作技巧和原理,尋找最捷徑的辦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其運動與發展。而這所有一切的基礎還在於智慧。

當然,從古到今,也不乏守株待兔、揠苗助長之人,違背事物的自然規律,既無智慧,也無勇氣;更有掩耳盜鈴、鄭人買履的笑話,做事絲毫不經過大腦,腦袋隻做擺設之用。我們不一定要有愛因斯坦的智慧,創造多麼偉大的成就,但凡事三思而後行,多想問題多思考,一定不是壞事情。

如果把我們的成功比作一個大花園,那麼積極思維將是這花園中那些最美麗的花。也就是說,成功的花園裏,不可缺少的正是積極思維這些美麗的花。積極思維就是為了超越自己的限製、退步和失敗,加快自己成長,達到目標的思維方法。

誰不想成功?誰都想!可是成功的人往往隻有少數。那些屬於成功的光環刺得我們眼睛都無法睜開,於是覺得成功對我們來說真的好難好難,從而開始認為也許這一輩子成功都不會屬於自己,再後來,幹什麼都用消極的態度去對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甚至做兩天和尚才撞一天鍾。其實,凡是這樣想的人錯的就太離譜了。其實,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不會慈悲地讓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具備成功的條件,同樣,他也不會殘酷地讓一個人努力一輩子卻連成功的背影都看不到。他給每個人成功的機會都是相同的,卻不再給你任何幫助,大有隻播種子不施肥的架勢。這顆種子會怎麼發展,不在他關心的範圍之內。於是,在成功麵前,就需要自由發揮,每個人發揮的程度不一樣,那離成功也就不一樣了。積極思維就是發揮中的重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