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功,就需要將目標深深印在腦海中,不可忘記,哪怕在睡夢中驚醒也能記得你曾經定下的目標。就像胡同口那個美麗女子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你腦海中一樣。要經常在心中高呼,我要成功!當然,在想的時候可不能睡著,不能讓幻想變成美夢。擁有積極思維的人,最大好處就是在那些消極的、對自己不利的思想一旦產生之時,總能用積極的思想加以排除,就像空氣淨化器一樣,總能過濾掉那些不良分子。
積極思維的人要盡量淡化困難,盡量強化自己的能力;要以平常的心麵對當前的困難,並確信能以信念的力量克服困難。在困難麵前,人的急躁總是多於平常,其實想想,急躁又有什麼用呢?又不能解決什麼問題,還不如靜下心來,認真想想自己下一步該怎麼辦。像很多人很久都不能如願高升,事實上,除了忽然有外力引起變化天上掉個餡餅外,不可能改變這個現實。一般人遇到這種情況惟一的想法似乎隻有不幹了一條路。然而,抱著一個消極的思維走在哪裏都一樣,改變工作還不如改變自己。本身的改變,工作也往往會產生變化。用一個積極的思維對待事物,你的眼球很可能會從凹透鏡變成凸透鏡。
在趕往成功的路上,要信賴自己!想過沒有,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還相信什麼?前麵說了,成功與否主要由你自己決定。大腦好像一個不斷開花結果的植物,你隻有經常給其添加養分,才可以有所收獲。所以,要經常學習,不斷提高自己。這樣,成功才不會在碰到你的時候繞道而行。
誰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但要看我們用一個什麼樣的角度或者是思維方式對待了,努力打拚了,離成功還遠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以自己為中心,覺得隻有讓自己時刻處在事情的中間,才能充分體現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重要性,卻從來不知道為別人想一想:假如我是他,我會怎麼辦?會怎麼想?太陽在每天傍晚退出天空,是為了讓月亮有出場的機會。
一個人慢悠悠地走在馬路上,任憑身後的汽車喇叭叫個不停,他卻仍然不慌不忙,一副很不情願讓路的樣子,嘴裏還嘟嘟囔囔:“趕著投胎啊?你著急,誰不著急?有種就開上來撞死我吧!”
後來,這個人坐到了汽車上,又非常憤恨那些不及時讓路的步行者和騎車的人,甚至動不動就出口不遜:“怎麼?找死啊!”
一個人在站牌下等車的時候,引頸翹首,望眼欲穿,恨不得讓每一輛過來的公交車都在此立即停下。後來,這個人終於擠到了車上,但他立即就喝令關上車門,並怒目而視那些仍然往上擠的人,盼望這輛汽車加快速度,永不停息,最好變成直達自己家的飛機。
同是一個人,在車下是一種態度,在車上又是一種態度。在車下的時候,看著車上的人有毛病;等到自己上了車,又反過來看著車下的人有毛病。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車下的”人多,“車上的”人少。所以,當“車下的”的人擋路、擠車或者出怨氣、發牢騷的時候,“車上的”一定要忍耐一些、寬宏一些。想當初,自己不也是在這樣心急火燎、忿忿不平麼?在“車下的”要多想想那些“車上的”,因為他們也和自己一樣擁有一顆匆忙的心。
換位思考,這個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當你怒斥孩子不好好學習而口不擇言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也是從那個年齡過來,那時候因為自己不認真學習遭到父母的責罵而變得更加叛逆;當你麵對生你養你的父母的求助而無動於衷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也無視自己存在的時候,自己又是絕望到什麼樣的程度呢?
俗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許多人因此自以為是地推衍出“己所欲,施於人”這種似是而非的道理。事實上,己所欲的事,對方不見得會接受。不少被稱為老好人的人,本以為自己所做的事,是替他人著想,不會增添他人麻煩的親切行為,孰知骨子裏,卻是將自己的想法硬塞給他人。世間有不少好人,之所以成為他人敬而遠之的人物,問題就出在這裏。因此,在要求別人的時候,請回頭自省一下,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為對方好好想一想。
換位,換位,不要光是讓自己換來換去,換的次數多了,容易使人頭暈眼花,那不妨把我們眼前的事情換一下,改變一下它在我們眼前的位置,看看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
拿一個普通的酒瓶蓋來說,它放在那裏不管怎麼看都是一個酒瓶蓋,不會變成一個金幣;可是如果讓它底朝天的時候,再看上去就真的很像一個象征著權利和金錢,人人羨慕的皇冠。還有,素描中的一隻眼睛,反過來看,卻變成一隻十足的蝸牛。我們身邊的事情也是這樣,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就會發現完全不同的問題、角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這些結果和對錯沒有任何關係,隻和它在我們眼球裏的位置有關係。就像和我們生活了那麼多年、也照顧了我們那麼多年的女人,在丈夫眼裏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小女人,在兒子眼中她是一個嘮叨的母親,在嶽母那裏,她永遠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女孩。
看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多一些看問題的角度,就會多一些對問題或者事物的看法,對生活也將多一分理解、多一些釋然,自己的眼睛也就多了一分亮光,自己的心態也多了一點平和,縱然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至少能拓展生命的寬度。所以,在任何時候,讓自己保持一份難得的平和心態,讓自己換個位置或者對事情換個角度去看,做一個清楚的局外人。
據說,智商180的人能完全理解上麵的圖形,你理解了嗎?
世界不是你和我的,我們不能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那樣的話很容易被那個專門愛打出頭鳥的人打死,這一生也將在槍聲響起的時候完結了。人生如戲。我們雖然不是每天都把自己化妝成關公或者張飛去來來回回的唱戲,當然少數人是除外的,可我們需要不斷地按著生活的需要,戴著不同的麵具去麵對不同的事情。
世界萬事,無以規矩,不成方圓。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個規矩,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然你生活在這個集體中,既然你參與這個人生遊戲,你就必須學會遵循這個遊戲規則,學會按著規則走,否則將意味著被踢出局。
不知道你有沒有體會到,在生活中,我們做什麼事都會守著一個規矩來做,從古到今都無法改變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習慣。人生也是如此,從懂事開始就上學識字,上學上到一定程度就開始工作,接著就是談戀愛、結婚生子,一直到老……很少有人打破這樣那樣的規則。
規則看上去是比較死板的東西,是個隻能束縛人的條款,誰看來都覺得很礙事,幻想著如果沒有這些可惡的規則多好,可是你想過沒有,人這種動物本身就有很多缺點,比如懶散、貪婪、吝嗇、自私……這些人性的缺點足可以找出很多不遵循規則的借口。比如,一個公司沒有規章製度,那整個公司就像一盤散沙,沒有了規則,大家都覺得怎樣做都是應該的,都是對的,於是這個公司已經不成為一個公司了。一個國家倘若沒有了規則,沒有了約束人的法律、道德規範,那麼想殺人就殺人,想搶劫就搶劫,那麼這個國家就變成了一個罪惡的天堂。
遵循規則,不光對別人有好處,對自己也有好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規則,也就是所謂的原則,人與人的交往,其實也是一種原則與原則的碰撞,從而產生出尊重。
生活中,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不是單獨的,而是需要和別人通過接觸和交往達到生存的目的,於是,規則就顯得比較重要了。因為隻有每個人去遵循遊戲的規則,原本有秩序的東西才不會被打亂,事情才會順利地進行下去,才不至於出現堵塞。就像在車道上,所有的人都在按順序走,突然出現那麼一個或者兩個逆向行走的人,那會怎麼樣呢?那樣就會出現混亂,也許就因為這混亂還會出現交通事故。就像一個平靜的湖麵被丟進一塊石頭一樣,頓時渾濁起來。
在我們身邊的人就很缺乏這種遵循規則的概念,覺得活的那麼累幹什麼,反正人生就那麼短短幾十年,何不活得輕鬆自在一些,殊不知這樣不僅給自己也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曾聽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德國人的遵守規則是出了名的,有一次有人在兩個挨著的公用電話上分別寫了“男”和“女”兩個字,然後在旁邊偷偷觀察。來打電話的男人和女人都自動排了隊站在寫著相應性別的電話旁邊。後來,當寫著“女”字的那個電話旁邊排了長長的女士隊伍,而寫著“男”字的電話旁邊沒有一個人時,卻沒有一個女人違反規矩去那個沒人的電話上打電話。這就是規則意識。
在當代,思維的創新也要遵循遊戲規則,需要的是在思想上能放得開,能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做令別人驚喜也令自己受益的事情,而不是讓你打破一切規則,想別人不能想的,做別人不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