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溝通這門藝術,也許是受傳統上的“言多必失”的影響,往往不能放開自己,主動與別人溝通和交流。我們從小所理解的“溝通”無非“談心”,這樣的溝通有點兒自我虐待的味道,有點兒病人去見精神分析醫生的味道,當然也有點兒並非真正誠實的味道。而西方人認為的溝通是真正的開誠布公,該說什麼就說什麼,從不迂回曲折,遮遮掩掩,十分坦蕩。因此,在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重新認識溝通的方式及它所給我們帶來的幫助和所創造的價值。

麵對溝通,有的人總是能運用得恰到好處,有的人卻唧唧喳喳亂說一通,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讓人覺得是很多年沒說過話了,突然開始說話,說的連一點節奏、一點章法都沒有。這根本就不叫溝通,充其量也是屬於禁口多年的突然釋放而已。

溝通需要藝術,講究方法、方式。溝通有很多種方式,包括一對一的溝通、一對多的溝通、多人之間的相互討論,從溝通的載體而言,有口頭、書麵、肢體語言,包括麵對麵的、電話或通過網絡、電視、廣播等各種途徑。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兩個人之間的交流,以便交換信息、拓寬思路和統一認識。就像你的同事會問你:今天中午吃什麼飯或者菜了。你順口回答了他的問話。這一問一答就是最簡單的交流。

別以為隻要長一張能動的嘴就擁有了溝通的資本,覺得溝通不需要任何的付出。溝通同時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最主要的成本是兩方麵的:一是溝通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二是溝通過程中信息的失真和損失。

在很多情況下,即使是兩個同樣具有很強的表達和理解能力的人,他們進行溝通要達成一致所需要花費的溝通成本也是巨大的。

聰明而執著對於溝通而言,有時候是相當危險的。很多人渴望說服別人而且不願意被別人說服,事實上溝通的目的本身也並不是為了說服別人,而是讓別人和自己在思想上能達到一致。例如,管理谘詢討論的課題經常是社會科學而不是自然科學的範疇,它往往並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或答案,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如果在溝通時過分執著而忽視了溝通的最終目的,那麼就可能是一場災難。

無論怎樣的溝通,其基本單元都是兩個人之間的溝通,平均而言,這種溝通的成本是既定的。在管理谘詢的項目組中,如果由一個人來做一件事情,比如做一個訪談或者完成一個報告,他很可能會有思維的盲點,所以需要和人來溝通,或者和別人共同完成。如果兩個人進行溝通來完成的時候,溝通的效果可能提高一倍成為2,而溝通的成本是1;如果三個人進行溝通時,不管采用什麼樣的手段來進行溝通,實際上,溝通的效果變成3,而溝通成本也變成3……

溝通對事業尤為重要,沒有溝通,其體係組織就不會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沒有溝通,就不會有合作,沒有合作,就不會有團隊,沒有團隊,就不會有發展,沒有發展,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就不會成功。所以說溝通它是聯絡感情的紐帶,它是通向友誼的橋梁,它是事業成功的基礎,一點也不過分。

從一生下來那天,我們總是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比如沒學會說話那會兒,每當餓或者想睡覺的時候,就用哭,就是那種撕心裂肺驚天動地的哭聲來表示自己的意願。哭鬧就是學會說話以前適者生存所表現出來的本能。

適者生存指的是努力地改變自己,使自己事業適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做一個能夠駕馭生存環境的人,而不被生存環境所奴役。“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要想使自己適應生存,必須讓自己具有狼一樣的生存能力。要想“與狼共舞”,首先得把自己變成狼。

達爾文曾經說過:“在生物界的生存競爭中,強者得以生存,弱者遭到淘汰。”不知道的,每次麵對那些平凡的真理總是覺得其實自己也可以說出來,隻是稍晚了那麼幾百年而已。達爾文的這句話在21世紀的今天被詮釋得更為清楚。

在今天的經濟大潮中,雖然說是生機勃勃、商機無限,充滿挑戰性,但“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也是鐵的法則。要想在21世紀的今天生存,不被大魚殘酷地吃掉,就得擁有在21世紀生存的能力,做時代的強者,勇立於時代的潮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就必須有較強的競爭意識。處在危機四伏的競爭環境裏,就仿佛處在一個被狼群圍攻的圈子裏。每每這個時候,就需要你明智地選擇了。你是選擇被狼無情地吃掉還是用自己的智慧,打入狼的內部,最後做到與狼共舞?人不是九頭獸,生命隻有一次,於是很自然地就會選擇先保住生命,至於以後會發生什麼,就順其自然吧。在這個“與狼共舞”的年代,首先要學會把自己變成狼,敢於麵對競爭,善於迎接挑戰,不退縮、不畏懼,有一顆狼一般的野心、有狼一樣的敏銳的目光,還得具有狼一樣的冒險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社會這一大環境,更好地麵對競爭壓力,在競爭中不斷進取,成為一個真正的強者,成為時代的寵兒。

在狼群中生存,我們不僅要具備狼一樣的能力,還需要擁有狼一樣的合作精神,競爭並不是相互的殘殺,競爭是共同的發展、共同的進步,隻靠一個人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隻有做到共同的發展,才能適應生存的需要,否則很容易成為狼嘴邊的美食。

未來的時代是動蕩的時代,是變化的時代。成功者要敢於麵對競爭,善於迎接挑戰。如果你無法適應這種局麵,那麼,你將麵臨著巨大的危險,將被無情地踢出局,你的人生也許很快就要OVRE掉了。這時有人就開始不相信了,覺得我是在危言聳聽,覺得根本沒那麼嚴重:我是誰啊,看看我的塊頭,再看看我的殺傷力,怎麼可能那麼容易就被OVRE掉呢?你覺得恐龍的塊頭和殺傷力大還是你的塊頭和殺傷力大?答案我不想知道,但我知道恐龍已經在適者生存的遊戲規則中淘汰了。如果不能適應變化、競爭、挑戰,無論你看起來多麼強大,都有被淘汰的危險。

市場經濟的競爭是殘酷的,弱者的命運隻能是淘汰,這就要求我們善於麵對競爭與挑戰。而任何人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孤獨地活著,隻有改變自己,並且努力地去適應它,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