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課本上我們就學過“明日複明日,明日何其多”之類的道理,可是真正把時間當成有價值的人好像少之又少。太多時候總是用一下午的時間去喝茶約會看報紙,要不就是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呆,就連蹲廁所都得半個小時。任何東西都有挽留的機會和可能,像女朋友離開你的時候,你可以死皮賴臉死纏爛打,情真意切足以讓冰山融化地去挽留她;當好朋友要遠去的時候,你用兩瓶白酒和一氣狂侃也許就能挽留住他,但隻有時間是無法挽留的,不管你耍賴也好,真誠也好,不要奢望它能買你的賬。它永遠就像那滔滔江水連綿不絕、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之勢一點點地流去,而且是隻可流去,不可流回。當一天結束時,時間永遠不會留做明天待用,它在任何時候都和你分的清清楚楚,從來不會拖泥帶水。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知道該怎麼伺候這個難纏的人物,就必須學會有效地安排時間,有效地利用時間。

有的人總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或者是其他的一切主觀原因而找一些客觀的借口,說什麼自己的命不好啦、沒趕上好時候啦等等,甚至說娘生自己的那個時辰不對,就這樣甘於平庸一輩子。其實,你可能沒有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天分,或是莫紮特的音樂天賦;你可能也不像世界首富那般富有。但是有一樣東西,你擁有的和別人一樣多,那就是時間。

你的一天,和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的一天,同樣是24小時。為什麼人家就能讓全世界都有所聞,而我們卻難以讓胡同口的大媽記住呢?這裏麵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和利用時間有關係。莎士比亞或愛因斯坦在上廁所的時候說不定還拿著手紙想問題呢,而我們呢,總是拿著報紙或者雜誌在“逍遙”呢。記得聽過這樣一句話:人從生下來,就開始一步步地接近死亡,向死亡邁進。有時候覺得時間是萬能的,它能把你帶向成功的頂端,同時也把你帶向死亡。那麼,我們既然不能延長時間的長度,但可以拓展時間的寬度啊。善用你的時間,莫蹉跎。

處在現在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人們常因繁重的工作而緊張忙碌。如果想調劑自己的生活,就必須學會善於利用時間。無論是在工作或者學習方麵,若能以最短的時間,做更多的事,那麼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挪作它用了。因此,善於利用時間,不僅可以完成許多事情,更能擁有輕鬆自在的生活。

我們也許會對社會上那些著名的企業家、政治家感到懷疑:他們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卻還能將自己的時間安排的有條不紊;不但能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以休閑娛樂來調劑身心,並且還有時間每年帶著全家出國旅遊好幾次。難道他們一天不是24小時嗎?正確答案是:他們比別人更善於利用時間。

其實他們也並不是有什麼特別好的方法,和旁人不同的隻是——他們非常重視時間,並將之有效運用。換句話說,他們不認為時間是“量”,而是認為它更偏向“質”。現在,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有限時間內,“質”的充實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他們有效使用時間的不二法則。

人的心態常常處在無休止的矛盾之中。自己擁有的東西,無論別人多麼羨慕,總覺得平淡無奇;自己沒有的卻以為重要,而擁有的一旦失去,才想起當初應當珍惜。“今天”是最容易得到的,就像空氣和陽光一樣,時間老人曾經慷慨地給過你很多個今天,但卻沒有多少人給予它特別的關注。人們往往寧願沉浸在對昨天的追憶和對明天的憧憬之中而漠視“今天”的存在。

比起昨天和明天,今天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為昨天的輝煌並不能證明今天的價值,明天的燦爛也無法減輕今天的負擔。我們所需要的是永遠抓住今天,把全部的熱情與心血都傾注到現在,無論是陽光燦爛還是陰雨連綿,無論是瑞雪紛飛,還是狂風呼嘯,都要隨著時間一起衝鋒陷陣,方能無愧於昨天,無悔於明天,也無愧於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給自己定了一個又一個目標,我要賺夠100萬,我要買很豪華的別墅,我要開奔馳車……並努力地為這些對你來說並不很容易的目標奮鬥著,殊不知當你拚死拚活地一點一點地接近目標的時候,卻忘記去享受奮鬥過程中那份屬於你的快樂,而生命也在一點一點的流失,等你想起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晚了,也許你將享受的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風景就是,地獄的使者狂笑著把你帶走。今天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日子,過程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麗。

也許有的人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就開始冷笑:享受過程?我怕還沒享受到就已經餓死在過程中了。那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一味地去追求當初的目標,隻有達到目標才覺得開心,就不會死了?死對於每個人來說,不管活多久,是一定要發生的。但有時候死和死就有那麼一點點不一樣了。大家還記得那個笨笨的烏龜和狡猾的兔子賽跑的事情吧?即使烏龜跑得再快,也無法在和兔子賽跑時得到冠軍,靜下心來想想,烏龜真的就沒有一點收獲了嗎?不,一定有!也許烏龜比兔子更能講些道路中的情況。你難道能說這種收獲不值一提嗎?

在生活中,人往往為了吃飯而吃飯,一頓飯下來,好家夥,連什麼味道都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剛才吃的是什麼,就像豬八戒吃人參果一樣,仿佛所有的東西從來沒有經過舌頭到喉嚨之間的三寸之地。我們雖然是動物,但是高等動物,把結果看的那麼重要隻會降低智商,沒有其他好處。看到這裏,就有人開始要走極端,說我把大把的時間用在睡覺、吃飯和娛樂上,這是不是就是很好地享受了生命,享受了過程了呢?

空白的時間和休閑時間並不會自動變得有益處,我們要在生活中創造滿足,充分享受生命的過程,所以不要任由生活降臨到自己身上,首先設定目標,然後再用心逐步實現,用心來體會這個實現的過程,你會發現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比實現目標重要得多。

把焦點放在眼前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既可以享受過程又能獲得最後的結果。說到底,我們從努力中所獲得的快樂與滿足要遠遠勝於實際達成的目標。不管一個目標有多麼重大,達成目標時所得到的滿足隻是暫時的。作家史蒂文森說:“滿懷希望的旅行勝於到達終點。”當我們以過程為終極目標時,人生就完全改觀了,創造力如泉湧,失敗可以看做成功,輸即是贏,路程變終點。

享受生命的過程,做一個發現並用心感受身邊生命氣息的人。有時候,我們把生活中的平凡事看做是理所當然,其實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就失去了創意的人生。用心透過眼睛你會發現,每一天的夕陽都和昨天的夕陽不同,就像每一片雪花都和其他的雪花不同一樣。偶然一天的早晨,放棄所鍾愛的被窩,早點兒醒來,聽鳥唱歌,聞花香,去觸摸樹的質感。不要漠視每天太陽的升起,要懷著一個任務迎接每一天的到來,在你的意識可及的範圍內,開始享受這一天。記住,人生隻有此刻,你一次隻能活在一刻當中,你終究是在此刻。有錢時,請好朋友下館子吃個痛快;沒錢時,在家裏看一本書……不要在生命將要逝去的時候才會醒悟: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嚐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我情願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塗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地算計著,其實人生有什麼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如果……可是沒有後悔藥給你吃,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你願意這樣麼?不願意就從現在開始行動吧!

生命本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路旁有鮮花和彩蝶,累累的美果,但我們很少去停留觀賞,或咀嚼它,隻一心一意地渴望趕到我們幻想中更加美麗的陽關大道。然而在前進的程途,卻逐漸樹影淒涼,花蝶匿跡,果實無存。人生不可以再來一次,用有限追求無限,應該珍惜身邊的一切。

態度總是決定著我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也就是說決定著我們的一生,決定著我們生活中的一切。對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態度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看法和結果。就像從天上掉下一塊餡餅在兩個人麵前,一個人可能覺得這是天大的好事,而另一個人卻覺得餡餅掉在地上還不如掉到自己口袋裏,最好是掉到自己嘴裏最省事。態度好像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不會對你哭,你對它哭,它也許會比你哭得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