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聽到“太陽有營養”的說法,都會覺得有點奇怪。不過,如果要作一說明,實在不容易,孩子也無法了解。他們認為對身體有益就等於有營養。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多給孩子講解接觸陽光的益處,使之明白其中的道理。

葡萄也會洗澡

琪琪5歲了,正是饞的時候。

一天,好奇的琪琪邊吃葡萄邊問媽媽:“媽媽,為什麼葡萄都是甜的,而餅幹則有甜的也有成的呢?”

媽媽笑了笑沒有回答,下午把琪琪帶到超市,買了一盒“鹽津葡萄”給琪琪,說:“這個是用新鮮葡萄做成的,就是成的。”

琪琪拿了幾個放在嘴裏嚐了嚐,然後拿來一杯水,把成葡萄放進了水裏。

媽媽看到這個情景,說:“你如果不喜歡吃,也不要浪費啊!”

琪琪非常委屈,說:“我不是要浪費,我隻是想給它們洗洗澡。”

媽媽覺得有趣和好奇,問:“為什麼要給它們洗澡呀?”

看到媽媽笑,琪琪也笑著說:“它一定是出了太多的汗所以才這麼成,洗幹淨了就會甜了。”

媽媽發現,和琪琪玩這種“為什麼”的遊戲,琪琪的思維特別活躍,並且對此也特別感興趣。

當孩子自由表達其頭腦中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時,想象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訓練和提高。放縱孩子的感官世界,使孩子學會運用各種感覺器官,學會從不同角度感知這個世界,這會大大開啟他們以前從沒有體驗過的一些想法,這也是豐富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一個關鍵。

蘋果也可以是方的

小學美術課上,老師正在教小朋友們畫蘋果。

老師巡視了一周,發現小朋友們都在畫圓蘋果,而唯獨一個孩子卻畫了個方蘋果。於是老師就耐心地問:“蘋果都是圓的,你為什麼畫成方的呢?”

孩子回答道:“我看見媽媽買回來的放在桌子上的蘋果,一不小心,滾到地上摔壞了,於是我就想如果蘋果是方的,就不會那麼容易摔壞了,那該多好啊!”

老師立即鼓勵道:“你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希望你長大後,培育出方形的蘋果。”

故事中的小男孩就是如今市場上人們爭相購買的“方西瓜”的發明者。方西瓜由於形狀獨特,搬運方便,並且口感好,一時間成為大家公認的“水果明星”。而這個為方西瓜的發明奠定基礎的“方蘋果”故事也廣為人們傳頌。

那個人是從他自己的肚子裏生出來的嗎?

一天,4歲的圓圓和媽媽一起到電影院看《人猿泰山》。電影結束後,圓圓問媽媽:“媽媽,第一個人是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嗎?”

“是啊,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媽媽答道。

“那個人是從他自己的肚子裏出來的嗎?”圓圓繼續問道。

媽媽不知如何回答,卻禁不住笑了起來。

生活中,孩子從媽媽那得知人是從媽媽的肚子裏生出來的。而第一個人沒有媽媽,所以就認為他是從自己的肚子裏生出來的。

當孩子有這種想法時,千萬不要嘲笑他,應和孩子一起思考:“第一個人到底是怎麼樣來的呢?”

其實,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難以回答的問題。科學家們正在努力地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但這時,父母千萬不要抹殺孩子的好奇和想象,可以結合孩子的年齡講一些國內外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如果電視壞了,家裏會不會淹水呢?

4歲的貝貝正在看電視,突然電視中出現了波瀾壯闊的大海的畫麵。貝貝非常緊張地跑到媽媽麵前問道:“媽媽,如果電視壞了,海水會不會把咱們給淹了啊?”

“即使電視壞了,水也不會從電視中跑出來的。”媽媽說道。

“那為什麼大海會在電視上呢?它不是在電視裏麵嗎?”貝貝繼續問。

媽媽也不太了解電視的組成,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

關於電視的問題,還有“那些人是住在電視裏嗎”或是“我也能進到電視裏嗎”……孩子的此類問題真是層出不窮。甚至有的孩子在電視節目播放時,還會特意跑到電視的後麵看一看,伸出手來撥弄電視後麵的零件或電線,孩子的這種行為和好奇常常讓父母非常緊張。

要想讓4歲的孩子理解肉眼看不到的電波,實在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父母可以購買一些畫冊,讓孩子一邊看一邊對其進行講解和說明。這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電視台向公眾開放參觀的機會,帶孩子去參觀,這種真實的接觸會更好。

生活中,孩子的見解往往與父母的不同,有時候甚至比父母想得更為寬廣。父母應放手讓孩子大膽地“異想天開”,鼓勵孩子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意識,而這些都要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首先,父母應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許孩子一些荒謬的想法存在。對於孩子的“異想天開”要給予重視和尊重,不要過早地把孩子的思維束縛在成人所劃定的框框裏,挫傷孩子想象的積極性,使孩子失去了兒童應有的童趣和天真。

另外,不要讓孩子認為知識就是絕對不能更改的。培養孩子一些“懷疑”精神,對其思路的擴展是非常有益的。科學的每一個進步都離不開人們大膽的想象,每一個發明也離不開人們對現有模式和現狀的“懷疑”。如果孩子隻知道按照父母給的模式和答案去回答、思考問題,就不會有所發現、有所改進、有所創造、有所突破了。

第三,不要認為現在不可能的事情永遠都不可能發生。父母一定要用心傾聽孩子的每一個“可笑”的幻想,而不要嘲笑他們。因為每一個奇妙的想象在若幹年後都有可能變成現實。如果父母僅憑自己的經驗就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判斷,那麼孩子獨特的個性和創造性就會被無情地扼殺在搖籃之中。

最後,父母要經常鼓勵、支持孩子想象。孩子的“異想天開”體現了孩子獨特而豐富的想象力,父母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將會成為“異想天開”的孩子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

第二節 童言童趣

奶奶怎麼不把姑姑生成八隻腳?

一天,濤濤的兩個姑姑帶著各自的孩子到濤濤家玩。

濤濤看見一些小朋友在玩兒吹泡泡,他也想玩兒,就向姑姑要。

姑姑問了小朋友,小朋友說在比較遠的市場才能買到。

於是,一個姑姑領著孩子在家裏一邊等一邊玩兒,另一個姑姑去買。等了好一會兒不見姑姑回來,濤濤等不及了,說:“奶奶生姑姑的時候怎麼不多生幾隻腳,給姑姑生八隻腳,再裝上八個輪子,讓姑姑跑快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