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輯 異想天開

●第一節 孩子眼中的世界

●第二節 童言童趣

在現代生活和學習中,“異想天開”常帶有貶義。而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正是喜歡“異想天開”的孩子,才是最有創造潛力和發展前途的人。“異想天開”也是一種能力,是一種非常可貴的想象力。人類發展的曆程也充分表明:沒有“異想天開”和“突發奇想”,便沒有人類社會的進步。許多偉大的科學發明都來自科學家的“異想天開”。許多古人在當時看似“突發奇想”的事情,經過科學家們不斷地探索與研究,很多都成為了現實。

所以,父母應大膽地麵對孩子的想象,當孩子有奇特的想法時,不要責備他們“胡思亂想”,不要把孩子的“異想天開”視作“怪癖”,挫傷他們的激情。父母應加倍關注孩子的幻想、標新立異和獨特見解,尊重、珍視孩子的新思路,充分挖掘其“異想天開”中的合理因素,適當給予孩子鼓勵和引導,使他們敢想敢說,勇於創新。

第一節 孩子眼中的世界

一天,樂樂聽老師在課堂上講,蚯蚓被弄成兩段之後,還會長成兩條獨立成活的蚯蚓,他覺得很奇怪。

回家後,他按照老師的講解把斷成兩段的蚯蚓放在窗台上的花盆裏養了起來。

媽媽看到後惱怒不已,訓斥樂樂是“神經病”、“異想天開”,媽媽把蚯蚓扔下了陽台,並狠狠地打了樂樂一巴掌。

樂樂看著媽媽的反應不知所措。

磚頭可以幹什麼?

課堂上,老師問小朋友:“磚頭可以做什麼?”

大多數孩子回答說:“蓋房子。”

老師笑了,因為這是她認可的正確答案。

然而,偏偏有一個小男孩舉起了小手,說:“也可以打狗!”

小朋友們笑著開始嚷嚷,老師的臉色有些變化,她不太喜歡這個淘氣的男孩,這個孩子常常會冒出一些怪點子,有時還搗亂。但磚頭可以用來打狗並沒有錯,老師示意小朋友靜下來,不再提這件事了。

成人在考慮問題時,常常會受到許多潛在因素的限製,孩子卻不同,他們可以讓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盡情馳騁,常常會想出令人出乎意料的答案,這是非常可貴的。而事實上,敢於求異思維,富有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是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父母以及老師應該鼓勵孩子多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用成人的眼光限製孩子的思維,阻礙孩子視野的開闊。

這是“1”

菲菲1歲了,已經會說簡單的字了。媽媽開始用識字卡片教她數字“1、2、5”。

吃飯時,菲菲抓起麵前的筷子說:“1”,奶奶糾正:“這是筷子”;

菲菲看見爸爸寫字,抓住爸爸手中的筆說:“1”,爸爸糾正:“這是筆”;

雨過天晴,菲菲看見媽媽收起的傘說:“1”,媽媽糾正:“這是雨傘”;

菲菲看著掛曆,指著上麵的“海鷗”說:“5”,爸爸糾正:“這是海鷗”……

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總是不失時機地教菲菲認識各種事物。菲菲就在這樣的灌輸中,機械地知道了數字與物品的區別。

菲菲在成人的“標準答案”中汲取知識,卻也會在成人的固有思維中漸漸喪失寶貴的想象力。也許您會為孩子的每次正確回答或者孩子的標準答案感到高興和喜悅,但您培養出的也很可能是大小相同、規格相同、顏色相同的機器。如果菲菲在將筷子、筆、雨傘、梯子甚至是人想象成“1”的時候,父母能夠不束縛、不糾正,讓孩子的想象力自由馳騁,甚至和孩子一起“胡思亂想”,別讓一個剛剛學會識字的孩子就掌握所謂的“標準答案”,那麼孩子的想象力也許不會那麼早消失殆盡。

天空可以是彩色的

兵兵兩歲了,他對媽媽買給他的彩色畫筆有著獨特的偏愛。常常一天下來,手上、身上、衣服上都是彩筆畫下的條條道道,一麵牆壁也成了他的畫板。

一天,媽媽看著正在認真作畫的兵兵,指著他畫的五顏六色的圖問:“這是什麼?”

兵兵驕傲地說:“漂亮的天空呀。”

媽媽很高興,又問:“天空為什麼是彩色的呢?”

兵兵說:“因為她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呀。”

媽媽繼續問道:“那她會不會換衣服呢?”

兵兵一本正經地回答:“會啊,晚上媽媽會給她換睡覺的衣服。”

對話還在繼續,兵兵就在這樣的情景中越來越有興趣地繼續著他無盡的想象。

年紀越小,對物體的想象就越豐富。父母不斷的開放式問題能點燃孩子想象的熱情,使孩子學會以想象的目光看世界,去創造世界上沒有的東西。父母盡量向孩子提開放式的問題,並告訴孩子,問題有很多答案,從而開啟孩子的開放式思維,使孩子在愉快的對話中輕鬆地了解未知的世界。

月亮究竟像什麼

一天晚上,佳佳對媽媽說:“媽媽,我好久沒有看月亮了,想去陽台上看看月亮。”

媽媽說:“很好啊。”

過了幾分鍾,佳佳興奮地跑過來說:“媽媽,今天的月亮好漂亮啊!真像一隻燈泡!”

媽媽禁不住大笑,因為從來沒有人將月亮比作燈泡。

佳佳頓時愣在那裏,以為自己說了什麼傻話。

此時,媽媽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立即丟下手邊的事情,和佳佳一起來到陽台上,“是啊,多漂亮的月亮!”媽媽撫摸著佳佳的頭說。

十幾天後的一個晚上,佳佳又到陽台上看月亮,同樣興奮地跑到媽媽麵前說:“媽媽,今天的月亮像個香蕉。”

媽媽這次微笑地點點頭,說:“很好,今天的月亮彎彎的非常像香蕉。”

為什麼孩子不可以有自己的想象呢?古人將月亮比喻成明晃晃的銅鏡,現在的孩子到哪裏去見那樣的鏡子呢?再說了,父母又何必在乎月亮究竟像什麼呢?如果媽媽今天對佳佳說,月亮根本不像燈泡,它是一麵鏡子,孩子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想象月亮像其他東西了。所以,也許媽媽的心裏從來不曾認為月亮與香蕉有何相像,但經孩子這麼一說,還真的像呢!成人就是因為抱著固定的觀念,導致對一些本來可以成功的事情視而不見。

太陽有營養嗎?

今天的天氣非常好,7歲的佳佳正在屋裏玩兒,這時媽媽說:“佳佳,到外麵去玩。”

佳佳看著媽媽問道:“我在屋裏玩兒的挺好的,為什麼要到外麵去玩兒呢?太陽有營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