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心眼”這個詞自從被人們發明以來,一直就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詞。做人應該是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還是應該多幾個“心眼”,世事洞明呢?
你知道烏龜為什麼有一個厚厚的外殼嗎?告訴你吧,那是因為烏龜有著極強的自我保護意識。烏龜是自然界中唯一沒有天敵的動物,它能履險如夷。你看,當危險降臨的時候,它會躲在龜殼的保護中,任外界風吹雨打,一旦風平浪靜了,它就可以四平八穩地沿著既定道路走下去。不要以為它走得慢,要知道,正因為烏龜懂得保護自我,所以它的壽命極長,它完全可以用這極長的壽命去做完它想做的一切事情。
所以我們人類也應該像烏龜一樣,找一個堅硬的外殼來保護自己,這個外殼就是“心眼”。生活就是一個萬花筒,透過筒孔,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身軀,看到別人的形象,看到無處不在的機會和陷阱。惟有多幾個“心眼”,你才能處處取得先機,事事贏得勝算,免得落入陷阱,後悔就來不及了。
做人要有“心眼”,所以做人不要太精明。為人處世,是精明一點好,還是糊塗一點好?太精明常常有“弄巧成拙”的尷尬時候。既然弄巧反而成拙,不如當初索性糊塗一些。糊塗其實是人生的大智慧,糊塗的人安貧樂道、隱忍退讓、知足常樂、寵辱不驚。他們活的愜意、灑脫。
做人要有“心眼”,所以做人不要太老實。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荀子在論人性時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性究竟是善是惡,絕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的確要謹慎小心。老實人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常常吃虧,所以多個“心眼”沒有壞處。
做人要有“心眼”,所以做人不要心太軟。心軟是人性格懦弱的表現,心軟的人常常會誤事。對別人的請求不好意思說“不”,也許最終會害人害己。奢望著自己的寬容能感化他人,也許那會造成更大的殘忍。所以要讓自己擁有理智而堅強的處世哲學。
做人要有“心眼”,所以做人不要太厚道。在現實社會裏,欺騙、狡詐的人大有人在。大到國家之間的爭端,小到個人之間的關係,這種欺詐無處不在。因此,與其說欺騙他人的行為太卑鄙,倒不如說吃虧上當的人太單純、太大意。人生從某種角度看就是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要想生存,必須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本書向你展示了生活中最真實、最冷酷的一麵,向你傳授了最直接、最有效的做人方法,能夠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做人本領,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