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報到為何又稱‘點卯’?”等10則(1 / 2)

社科文摘

作者:李莉

報到為何又稱“點卯”?

“點卯”這個說法與古人的作息時間有關。點卯的“卯”是古代計時中的“卯時”。古代計時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分別與十二地支相對應。卯時就是早上5點到7點。古時的官署衙門通常在卯時開始辦公,辦公第一項就是點名,因此在卯時點名就被稱為“點卯”。由此衍生出一係列的詞彙,如吏役聽候點名叫“應卯”,點名冊被稱為“卯冊”,如果需要簽到則叫“畫卯”等。慢慢地,各行各業都借鑒了“點卯”的說法,規定早上點名。

將皇帝稱為“萬歲”

是從何時開始的?

早在西周、春秋時,人們就常用一些頌詞和祝福語,如萬年無疆、眉壽無疆等。歲在古代就是年的意思,萬歲的意思就是萬年,後來就逐漸演變為一種祝頌之詞,是千秋萬代、永遠存在的意思。《史記》中描寫楚漢相爭時就有“萬歲”的稱呼,但那時的萬歲還是上古頌詞、祝福語的簡化,後來,萬歲成了對皇帝的尊稱。但從史料來看,早期的萬歲並不是皇帝專用的,也有一些臣子被呼為萬歲。對尊長或有功績的人,也可呼為“萬歲”。

古人用什麼紙糊窗戶?

唐宋時期文人多用韌皮紙書寫,這種紙比較厚密,雙麵寫字,擬稿之後產生的廢紙,其主要用途就是糊窗或者糊牆了。北宋王安石有《紙暖閣》詩:“楚穀越藤真自稱,每糊因得減書囊。”說的就是他用已經寫過字的楚地穀皮紙和吳越藤紙糊窗子的事情。除了比較厚實的文書廢紙,防水紙也很適合做窗戶紙。《唐宋白孔六帖》裏記載的“糊窗用桃花紙塗以水油,取其甚明”,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油紙。窗戶紙容易破損,選用油紙不但可以防雨雪濕破,而且還能增加透光度。清代宮廷地位較高的殿堂用高麗紙糊飾,這是一種用綿繭或桑皮製造的白色綿紙,不僅透明白淨,而且質地堅韌,經久耐用。直到清朝晚期,紫禁城各宮殿的門窗逐漸換上了玻璃,窗戶紙才逐漸從宮廷中消失。

“打牙祭”的由來

打牙祭一詞並不陌生,就是吃肉,改善夥食,含義雖簡單,但它的來曆和背景知識卻意蘊豐富。首先從“祭”字的本意來看,就是祭奠、祭祀。古代人尊重祖先亡靈,對於祭祀非常重視。而祭祀時,肉是最常見的祭品,天子要敬奉太牢(羊、豬、牛),諸侯要貢獻少牢(羊、豬)。普通民眾也要供奉豬肉,可惜數量有限,頂多也就一小點。百姓們將肉放在先祖神龕前,點上冥幣、蠟燭傳信亡靈享用。祭了祖先之後,再將那一小坨肉切細“祭”自己的牙齒,於是便有了“打牙祭”之說。

先秦時期的沐浴禮節

洗澡是唐代才出現的詞,之前古人將洗澡稱為沐浴——沐是指洗頭發,浴則是指洗身體。西周時,就有專人侍奉天子沐浴。此外,沐浴還與禮儀密切聯係在一起,如在舉行重大的祭祀活動之前,有專職官員負責天子和諸侯的沐浴,以示對神靈的敬肅。諸侯朝見天子時,也需沐浴齋戒後才能覲見。因此周天子王畿內賜予諸侯沐浴的封邑便叫作“湯沐邑”。沐浴還是古代婚喪禮俗的一部分。死者也要在沐浴之後才穿上殮衣被放入棺材。

牙人——古代的中介

從西漢開始,從事商品交易的中間人有駔儈、牙人、經紀等多種稱謂,清代以後也叫中人。牙人是對交易中介最常見的一種稱謂。從10世紀開始,人們把專門從事土地和房屋買賣的中間人稱為“莊宅牙人”。牙人一般由三類人擔當,一是買賣雙方或一方的熟人、親友、鄰居等;二是裏長、村長、保長等;三是專業的中間人,也叫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