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時空管理叢書曆經無數的風雨和坎坷,今天終於與廣大讀者見麵了。此刻,這個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內心無不充滿感激與感恩。

在三年多的時間裏,就是他們,以舍己的精神和任勞任怨的態度,確保了這個浩瀚工程的按時完成。這期間他們遇到過多少麻煩、走過多少彎路、麵對過多少痛苦,恐怕隻有他們自己知道、隻有時間可以證明。但從他們激動的淚水中可以看出,他們是無悔的,也是幸福的。為此,我應該向這些夥伴深深鞠躬!

在研發過程中,最大的瓶頸就是書中涉及成千上萬的實戰案例和管理工具。正當我們陷於危難之時,是許多無私的兄弟企業向我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對於這種雪中送炭般的情誼,我們除了牢牢記住,還要在未來的日子裏將它轉換成一種成長的鞭策。我們知道這些真實的案例和工具是用心血和數不清的金錢換來的,是無價的,所以我們必須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它,像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樣尊重它!

當然,我們更要感謝那些指導者、引路人。各種形式的碰頭會、研討會多達59次,蒞臨會議現場的320多位學界專家、培訓專家、企業高層管理者毫不保留地奉獻出了自己在教學與管理實踐中的精髓。正是這些精髓的融入,使本套叢書更充滿活力,更具實戰性、係統性。

在本套叢書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數以萬計的業內同人的學術著作,因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署名表示謝意,但我們已將這些人的名字銘記在心!我們默默地工作,一方麵要以這些人為榜樣,另一方麵則要做出成績以示報答。我覺得人生風雨過後的豁然是那樣彌足珍貴,或許就因為有了這些人的激情呼喚,才激勵著我們去尋找生命的價值!

作為一個有20年坎坷經曆的出版策劃人,最讓我感動的是本套叢書的出版方——電子工業出版社。在近半年的合作中,我從社領導的思維裏可以發現他們獨特的眼光和非同一般的出版使命感,也從每位責任編輯身上感受到了那種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這套叢書的一字一句都滲透了他們的心血。有了這樣的出版品格與市場信念,相信本套叢書會引起整個社會的思考。

好在一路走來,我們沒有被困難嚇倒,也沒有讓挫折擊敗,這應歸功於所有熱心的期待者。在本套叢書麵世之前,培訓界、企業界、渠道合作夥伴(書店、機場)曾無數次電話垂詢研發與製作的進展,這種無聲的激勵讓我們越挫越勇,信心倍增。尤其是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52個分公司的合作夥伴,因為有了你們的口口相傳,才會讓中國眾多企業1年前就對本套叢書充滿了向往與期望。

這個浩瀚工程的完成關鍵在於兩個人:一位是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董事長、著名管理專家、教育訓練專家易發久先生,一位是影響力教育訓練集團執行總裁、著名談判專家朱栩先生。如果沒有他們的決策、大度和鼓勵,沒有他們的物質支持與精神支撐,以及三番五次的親臨指導,我縱有滿腔熱血、一生抱負,也恐難帶領我的團隊順利地走到今天。這是一種難得的好緣分,我深信我們彼此都會萬分珍惜!

最後,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期待:如果尊敬的使用者能在學習、運用過程中得到一些小小的幫助,我將無比欣慰與自豪;如果能在日後實踐中發現其中之不足,請及時指出,以便我們修訂再版時補充與改正。請相信,我們的初衷永遠不變:它來源於企業,並將永遠屬於企業、屬於那些有遠大誌向的管理者!

從與易發久先生握手的那一刻起,我知道一種使命真正開始了。同時我堅信在生命的追求中隻有使命才會催人奮發。回首望去,本套叢書就靜靜地躺在那兒。而一切仿佛都要離去,又不舍離去,就因記憶在啊,我們的綿薄之力可否報答得了那拳拳之心呢?!讓我借用傑克·韋爾奇先生寫《贏》時的一句話來結束此文:“那是艱苦的工作——也是無比的快樂。”

影響時空管理叢書編寫委員會主任

2009年1月於北京望京金隅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