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思維止損——賺錢而不要賠錢(2)(1 / 2)

係統風險又稱市場風險,也稱不可分散風險。是指由於某種因素的影響和變化,導致股市上所有股票價格的下跌,從而給股票持有人帶來損失的可能性。例如某項經濟政策的變化、有關法規的頒布,都會影響到整個股票市場價格。係統風險的誘因發生在企業外部,上市公司本身無法控製它,其帶來的影響麵一般都比較大,會影響整個股市的動態發展,導致所有的股票價格的下跌,嚴重時形成股災,給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帶來巨大的損失。股票的係統風險主要有股市價格風險、利率風險、購買力風險和政策風險等。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整個股市一落千丈。1986年經濟回升時,整個股市扶搖直上,就是係統風險的典型反映。

非係統風險是非市場風險,也稱為可分散風險。它是與整個股票市場的波動無關的風險,是指某些因素的變化造成單個股票價格下跌,從而給股票持有人帶來損失。引起非係統風險的因素主要來自於某些上市公司內部的經營、管理問題,從而影響了某些股票的收益,但它隻會帶來某一企業或某一行業內的風險,對整個股市的整體形勢不會構成影響。如1996年中期年報公布時,某公司宣布其上半年每股股票的虧損在0.70元以上,從而導致了該隻股票的狂跌,在很短的時間內,該股票的市價就下跌了一半。

第二,我們要明確哪些因素會導致投資者的失誤。一般來說,導致投資失誤的原因有:

(1)投資者麵臨很大的風險,並且置身於發生損失的極大可能性之中;

(2)投資者的投資方式跟不上通貨膨脹和利息率的變動;

(3)投資者所持有的股票時間太短,沒有充分認識到它的內在價值。

雖然股市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但卻是能夠避免的。因此,掌握避險技巧相當重要。那麼,投資者怎樣保住本金,避免投資風險呢?在此,我們可以聆聽巴菲特的忠告。

一、堅持“接近零風險”投資理論

在巴菲特的投資生涯中,他始終堅持“接近零風險”投資理論。巴菲特認為,隻要社會和市場總的趨勢是向好的方麵發展,在此前提下,就選擇長期投資的方式。什麼意思呢?巴菲特的解釋如下:投資者想要有效的避免投資風險,不要關注股市近期的股價波動,而要關注企業本身,如果一家企業未來的發展以及近幾年經濟狀況的滿意度(主要是連續的年度收益率)是優秀的,那麼這家企業就屬於績優企業,可以長期投資。這樣不僅能有效的避免投資風險,還能獲得不錯的稅後收益,也就是巴菲特所謂的接近零風險投資。

巴菲特認為,如果風險與投資時間階段密切相關,那麼投資者的投資就是風險投資。在巴菲特看來,預測股票短期內漲落的成功機會與擲硬幣預測的結果幾乎差不多。如果投資者相信股票預測,那麼就有50%的機會出現損失,但是如果投資者延伸自己的時間段至幾年,並假設剛開始的購買就是明智的,那麼投資者出現損失的幾率就非常小。

二、投資自己熟悉的股票

這是巴菲特投資操作中的一條重要原則。這條原則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困難。原因有兩點:第一,人不是動物,在做某件事情時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主觀感情色彩,在投資上表現得尤其濃重,所以很多投資都缺乏足夠的客觀性。表麵上看,某位投資者在購買某隻個股時的理由很充分,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些理由都很片麵,根本經不住推敲。第二,投資者都想在股市中大撈一把,所以,麵對突如其來的高價狂潮,那些沒有一定心理準備的投資者就會蠢蠢欲動,匆忙參戰。

巴菲特告誡那些非理性的投資者,一定要把不熟不做的投資理念牢記在心,在具體的操作中不妨多投資一些自己熟悉的公司,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投資風險。熟悉的公司主要分為以下3種:一是自己所在地的上市公司;二是自己所處行業的上市公司;三是基本比較熟悉易於了解的上市公司。

三、做中長線投資

巴菲特建議投資者,投資而不要投機,多做中長線投資,少做短線投資。因為經濟和股市的發展規律能在中長線投資中充分體現出來。實踐也證明,中長線投資的收益要比短線投資大得多。為防止盲目追漲殺跌的弊端,首先是要多交手續費;其次,追漲不一定能獲利,而殺跌則虧損是必然的。追漲殺跌的結果,隻能是空忙一場,甚至嚴重虧損。

四、購買績優成長股

巴菲特認為,投資不是賭博,最好購買績優成長股,這樣不僅能規避風險,還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因為績優成長股的發展潛力大、調整比較充分,即使被套牢,隻要重新被市場肯定,解套之日就不遠了。反之,買了那些業績差、無發展潛力又處於高位的個股,就有可能長期被套而難以翻身。但是,如果你在購買績優成長股時,沒有選對購買時機和購買價格,則很難回避短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