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思維投資準則——投資戰無不勝的法寶(1)(1 / 3)

有人說:“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肯定是一名出色的股票買家。”但巴菲特不屬於其中,他認為投資的關鍵在於挑選公司,而不是股票,投資人要關注的是企業,而不是市場,選擇股票的本質是選擇公司。

企業準則:選擇股票的本質是選擇公司

投資很像選擇心愛的人。苦思冥想,列出一份你夢中的她需要具備的優點清單。然後找呀找呀,突然碰到了你中意的那個她,於是你們就結合了。

——巴菲特

有人說:“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家肯定是一名出色的股票買家。”

但巴菲特不屬於其中,他認為投資的關鍵在於挑選公司,而不是股票,投資人要關注的是企業,而不是市場,選擇股票的本質是選擇公司。巴菲特說:“在投資過程中,我們應該把自己看成是企業分析師,而不是市場分析師,也不是宏觀經濟分析師,甚至也不是證券分析師……最終,我們的經濟命運將取決於我們所擁有的企業的經濟命運,無論我們的所有權是部分的還是全部的。”

巴菲特認為,選擇投資目標和選擇結婚對象是一樣的。他說:“在伯克希爾所有的投資活動中,最讓我和查理興奮的是買入一家由我們喜愛、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出眾的經濟前景的卓越企業。這種買入機會難得一見,但我們始終在尋找。在尋找的過程中,我們的態度與尋找終身伴侶的態度完全相同:我們需要積極的行動、高昂的興趣和開放的思維,但並不需要急於求成。”

對巴菲特來說,股票是抽象的概念。他並不從高深的市場理論角度去研究他要投資的對象,而是以十分簡潔扼要的標準來思考問題,把投資行為與企業的運營結合起來,去了解企業的深層次因素,以便可以掌控投資對象的一切。巴菲特相信,如果人們的投資行為隻是被某些膚淺的了解吸引到一場投資中去,那他們很容易在出現一點小狀況的時候就被嚇跑。可想而知,投資失敗就無可厚非了。現在巴菲特這個十分簡潔扼要的標準被華爾街人稱為企業準則,主要包含下麵三點:

1.該企業是否簡單且易於了解;

2.該企業過去的經營狀況是否穩定;

3.該企業長期發展的遠景是否被看好。

一、簡單且易於了解

選擇簡單且易於了解的企業進行投資,是巴菲特選股的一大特點,多年來,巴菲特一直擁有許多企業:加油站、紡織廠、保險公司、連鎖性的大型零售商、銀行、鋁業及水泥公司、廣告公司、食品飲料和煙草公司、石油和礦產開采公司、農具廠、報社以及廣播電視公司。在這些企業中,有些是由巴菲特完全控股的,而有些巴菲特隻是擁有該公司部分的股票。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巴菲特都明確表示這些企業必須是簡單且易於了解的,且經營情況容易掌握,比如年收入、開銷、現金流量、勞資關係、定價彈性和資本分配等。用巴菲特的話就是:“我們喜歡簡單的企業。”

比如可口可樂公司,巴菲特之所以會選擇投資,就是因為可口可樂公司的業務相對簡單。可口可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飲料生產和經銷商,早在1886年就已在美國銷售,現在該公司的銷售網絡覆蓋了190個國家,但是銷售模式並不複雜。公司購買一些商品原料,把它們混合起來,製造成濃縮劑,賣給裝瓶商。裝瓶商再把這些濃縮劑與其他用料混合,然後把成品出售給零售商,零售商按杯或瓶向顧客出售軟飲料。

有些投資者總是對那些複雜的企業充滿了興趣。因為那些股票在市場上的價格數字確實令人興奮,一旦投資成功,獲得豐厚的收益就不在話下,但事實是那些投資複雜公司的股票的大多數人不是被套牢就是出現大虧損,從此一蹶不振。所以,如果你要想自己的每一筆投資都是成功的,最好選擇那些自己能夠理解的行業。

二、穩定的經營史

巴菲特始終認為,如果一家企業不能做到長期持續的提供同樣的商品和服務,就不算一家回報率高的公司。所以,對於那些正因麵臨難題而苦惱,或者因先前的計劃失敗,而準備徹底改變營運方向的公司,巴菲特是敬而遠之的。

巴菲特說:“重大的變革和高額報酬率是沒有交集的。”他認為,如果一家公司出現重大變革,那麼犯重大錯誤的幾率也會提高,勢必會影響它的經營狀況。可是,大多數投資者都背道而馳,在他們看來那些正在進行重組的公司股票價格低廉,一旦公司重新被市場接納,就會獲得不錯的收益,但巴菲特不這樣認為,他說:“基於某些不可理解的原因,投資者往往被一些企業將來可能帶來的好處之假相所迷惑,而忽略了眼前的企業現實。”事實也是如此,“鹹魚很少能夠大翻身”。

巴菲特認為,與其以較低的價格購買經營困難的公司股票,不如把精力花在以合理的價位購買績優的公司股票。他說:“查理和我還沒有學習到如何處理難以應付的企業問題。我們學會的隻是去避開它們。我們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清除所有的障礙,而是在於我們專注地尋找可以跨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