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思維選股——好的企業才會有好的回報(4)(1 / 3)

即使這樣,它還是攻不進可口可樂的市場占有率,而隻是吃進其他無名品牌汽水的市場而已。原因就是可口可樂是世界上最佳的“消費壟斷”

公司,可口可樂具有強大的消費者信譽。換句話說,在市場上,可口可樂並沒有“壟斷”市場,因為還有很多的競爭者來爭生意,但在顧客群腦海裏,可口可樂早已成為優秀品牌。

盡管品牌意識隻是一種心理狀態,但它卻使消費者隻對幾種商品感興趣。因為這些商品與普通商品相比,具有與眾不同的特質,它使得消費者對其產生了偏好。所以巴菲特認為,相對於從事普通業務的公司,消費壟斷型公司的獲利潛力和發展前景更加美好。

那麼,如何尋找消費壟斷型的公司呢?巴菲特給了我們一些建議,他認為具有消費者獨占型企業應當具備以下特質:

(1)產品主要的消費者是自然人,即產品是消費資料而不是生產資料。

(2)擁有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消費者購買產品主要考慮品牌,不太考慮價格。

(3)行業裏或市場裏隻有一到兩個壟斷品牌。

(4)不存在生產力過剩,市場上沒有價格戰。

(5)收益依賴於無形的專利、著作權以及商標,容許不善的管理層。

二、“過橋收費”型企業

在選股時,巴菲特喜歡選擇那些具有“過橋收費”特征的卓越企業。什麼是“過橋收費”企業呢?簡單的說就是:這個企業的必要性就像河麵上的橋梁。你要到對岸,你必須過橋,你要過橋,我就要收費,不交錢,不讓過。巴菲特認為,這類企業具備以下特征:

1.能生產使用率很高且耐久性短的產品的企業,這些多半是耳熟能詳的消費性品牌,所以商家都必須販售這些商品以維持基本營業量。

對於市場上的經銷商來說,如地方上的超級市場,它們借著壓低進貨價格,賺取買賣價格間的差價創造利潤。如果同一種產品有許多家企業製造,則經銷商可貨比三家,找最價廉物美的產品進貨。但是,如果某種產品的生產廠家獨一無二,經銷商就沒有砍價的空間,因此這家生產廠家有很高的價格優勢,換言之,這一類的製造商通常都會有較高的利潤空間。

還有一種情況是,許多經銷商需要同一種產品,而隻有一種進貨渠道,那麼經銷商之間會產生價格競爭的情況。因此,不同的經銷商雖然削價競爭,但廠商收取的價格都是一樣的,所以價格競爭損失的是經銷商而非廠商的利潤。仍然以可口可樂為例,盡管生產這種飲料的廠商很多,但隻有一家生產可口可樂,而可口可樂是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所以許多經銷商為了維持基本營業量,獲取利潤,不得不采取競價策略,但可口可樂公司賣給他們的價格都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可口可樂就是一座橋梁,是一個獨特品牌的產品,消費者都需要,因此經銷商無法以便宜商品取代,那麼經銷商想要賺取利潤,就必須付給製造商“通行費”。由於類似於可口可樂的產品有的是一次消費,有些是可使用一段時間,生產商和守門人都可以預期利潤將源源不斷。

2.能提供重複性服務的傳播類企業,這是廠商必須利用來說服大眾購買其產品的工具。如廣告業。

巴菲特指出,傳播媒體也是比較典型的“過橋收費”型公司。在以前,推銷商品的主要形式是推銷員挨家挨戶去上門推銷,但隨著收音機、電視、報紙及高度分眾的專業雜誌的出現,製造商隻要在上麵做廣告就能把產品推銷出去,而且十分管用,既增加了銷售量也提高了獲利能力。以至於廣告成了商家間競爭的戰場,每年這些消費性產品的大生產商花在宣傳產品的廣告費高達數億美元。

不過,在這些媒體上做大量的廣告也存在某種程度的風險。很多製造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如卒子過河無法回頭,因為這塊大餅已經吸引了太多的競爭者,如果停止廣告,市場就會被搶走,所以,他們隻有不停的打廣告,才能保住市場占有率。

因此,巴菲特發現廣告形成“橋梁”概念而聯係製造商與潛在消費者,製造商為了創造需求必須做廣告,我們也可以稱這樣的廣告為“收費橋”。這座“收費橋”讓廣告代理商、雜誌發行人、報紙及全世界的電信網絡等獲利。

正是看到了這樣的獲利空間,所以巴菲特投資了大都會(CapitalCities)及“ABC”電視網。在三大電視網壟斷市場的時候,盡管他們隻收取少數“過橋費”,但仍然賺翻天。所以,巴菲特建議對這樣的企業也要關注。

3.能提供一般大眾與企業持續需要的重複消費服務的企業。

服務一樣也有“收費橋”的利潤,而不僅僅是產品。這裏所說的服務,可以由非工會人員提供,他們擁有專業領域的技術。這些“收費橋”的服務主要包括:專業清潔公司、家政服務、殺蟲公司、除草服務公司等。這些專業服務性公司的股價都有高投資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