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思維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多(1)(1 / 3)

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鍾。如果你認為你可以經常進出股市而致富的話,巴菲特不願意和你合夥做生意,但他卻希望成為你的股票經紀人。

長期持有: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期限是永遠

投資是一項社會活動,你隻需要知道社會是在不斷向前進步的,就可以了。

——巴菲特

小時候,巴菲特和他的姐姐,曾以38美元/股的價格,每人購買了3隻城市建設公司的優先股。不久之後,城市建設公司的股票就下跌到27美元/股。為了不賠錢,巴菲特和姐姐隻有等待。後來當股價回升至40美元/股時,巴菲特把自己和姐姐手中的股票一起拋掉了。除掉傭金,他們每人獲利5美元。可是這隻優先股很快從每股40美元一路飆升至每股200美元,小巴菲特對此心痛不已。正是件小事後來讓巴菲特堅定了自己的投資理念——對自己有信心的股票,要長期持有。

巴菲特的策略是正確的。下麵這些數據就是證明。在1976年,巴菲特以4571萬美元買進政府雇員保險公司,持有20年,贏利達23億美元,增值了50倍;1989年,巴菲特投資6億美元買入吉列刀片公司的股票,持有18年,賺了45億美元,增值了7.5倍;1989年,巴菲特以13億美元買入可口可樂的股票,持有17年,贏利高達83億美元,增值了6.4倍;1973年,巴菲特以1062萬美元買入《華盛頓郵報》,持有33年,增值為12.88億美元,投資收益率高達127倍。

然而,事實是,在股票市場上,大部分人都采用股價上漲或下跌的幅度作為判斷持有或賣出股票的標準。一些投資者由於過度關注市場,常常出現反應過度的現象,結果常常是一聽到風吹草動,便迫不及待地做出決定,要麼急著買進,要麼急著賣出,導致頻頻換掉手中的股票。

巴菲特認為這樣做是不正確的,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和自己一樣,選擇長期持有的方式。巴菲特說:“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鍾。”“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是:水遠。”

為什麼巴菲特會這樣建議投資者呢?原因如下:

第一,對於長期持有者來說,交易的次數少使交易傭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資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少。

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一定聽過。兔子雖然跑得快,但它跑跑停停,思維過於活躍,目標並不專一,以至於在路上睡起了大覺,而跑得慢的烏龜卻一直堅持自己的節奏,步步前行,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其實,這個故事同樣也適用於投資界。在股市中,那些短線持有者好比對目標無法堅持的兔子,頻繁地買進賣出,雖然每一次的傭金等交易成本不是很多,但由於短時期內積累了大量的買入和賣出的次數,所需要支付的傭金也積累起一個大數目,這個數目往往占投資總額的很大比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短期持有者想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那麼,他每筆投資的收益都應當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出幾個百分點,以彌補交易成本。而長期持有者就好比是一直向著既定方向努力地不斷前進並到達目標的烏龜,交易的次數少使交易傭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資總額中所占的比重少,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就很容易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收益。

巴菲特就是那隻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烏龜,他長期以一倍多的優勢戰勝市場,這個秘訣就是長期持有優秀公司的股票,最終收獲大牛股。

巴菲特說:“投資是一項社會活動,你隻需要知道社會是在不斷向前進步的,就可以了。”

交易頻率究竟是怎樣影響投資收益率?專家查爾斯·埃裏斯用一個公式進行了說明。公式如下:投資需要達到的收益率水平=(周轉率×思維7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多首富真相:巴菲特投資思維2x)+y+(z×市場平均收益率水平)/市場平均收益率水平。其中x=包含買賣價差在內的傭金成本平均值;y=基金管理與托管費;z=基金經理人希望達到的收益率水平。

通過該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資金周轉率超過200%的投資者,除非其每筆交易都高出市場平均收益率幾個百分點以上,否則他不可能達到股市平均收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