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思維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多(2)(1 / 3)

對一個投資者來說,一時的暴利並不代表他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的盈利,但是,微利卻可以轉化成長期內的巨大盈利。讓微利變成巨大盈利的這個工具就是複利。

複利就是人們俗稱的“利滾利”“利疊利”“利生利”“利長利”,是一種計算利息的方法,是指一筆存款或者投資獲得回報之後,再連本帶利進行新一輪投資的方法。按照這種方法,利息除了會根據本金生成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樣可以生息。複利計算的特點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為下一期的本金,在計算時每一期本金的數額是不同的。

複利的功能到底有多強大呢?1962年,在巴菲特給合夥公司的年報中,他進行了說明。巴菲特說:“根據不完全資料,我估算出伊莎貝拉(Isabella,西班牙女王)在1492年給哥倫布的財政支援大約為3萬美元。這是確保合理地成功利用探險資金所需的最低數量。不考慮發現新大陸所帶來的精神上的成就感,經粗略的估計,最初投資的3萬美元以年4%的複利計算,到現在(1962年)值2萬億美元。”

喬治·摩根也描述過複利的巨大力量:“如果你新設一家公司,隻發行100股,每股10美元,公司淨資產1000美元。一年後,公司的利潤是200美元,淨資產收益率為20%。然後,將這些利潤再投入公司,這時第一年年底公司的淨資產為1200美元。第二年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仍為20%,這樣到第二年年底公司的淨資產變為1420美元。如此運作79年,那麼1000美元的原始投資最終將變成1.8億美元的淨資產。”

這就是複利的力量。所以,巴菲特認為,複利是世界上最神奇的事物之一,運用這個神奇的效能使他的投資以可觀且富戲劇性的比率成長。富蘭克林也說:“複利這塊神奇的石頭能夠把鉛變成金子,記住,金錢是會增值的,錢能生錢,錢能生更多的錢。”

複利力量的源泉來自於兩個要素,即時間的長短和回報率的高低。

這兩個因素的不同,給複利帶來的價值增值也有很大的不同。

正常情況下,隨著時間的延續,複利發揮的作用越大。也就是說,時間的長短將對最終的價值數量產生巨大的影響,時間越長,複利產生的價值增值就越多。

假設你有10萬美元,以每年24%的獲利率經用免稅的複利累進計思維7長期持有——持有時間越長,收益越多首富真相:巴菲特投資思維算,如果投資10年,到期金額是85.94萬元;如果投資20年,到期金額是738.64萬元;如果投資30年,到期金額是6348.20萬元。可見,越到後期增值越多。

巴菲特認為,在長期投資中,沒有任何因素比時間更具有影響力。

隨著時間的延續,複利將發揮巨大的作用,為投資者實現巨額的稅後收益。所以,投資具有長期持續競爭優勢的卓越企業投資者所需要做的隻是長期持有,耐心等待股價隨著公司成長而上漲。

回報率的影響主要是對最終的價值數量有巨大的杠杆作用。一般來說,時間越長,回報率的微小差異對長期價值產生的作用就越明顯。同樣是10萬美元,以10%的年回報率計算,10年後將會價值259374美元,若將回報率提高到20%,那麼10萬美元在10年後將增加到總值為619173美元。10%的回報率差異,卻使最終價值差異高達2倍多。

這足以激起任何一個人的好奇心。但是,如果收益率很低,比如3%或4%,那麼複利的效應就要小得多。所以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高回報率的公司進行長期持有。

其實,買價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複利的效果。假設在1987年,一家績優公司的股票價格在每股6.07美元至10.36美元間。10年後,該公司的股票每股漲到44美元。下麵我們就看看買價是如何影響複利效果的。

如果你在1987年有20萬美元的本金,采用複利的投資方式,分兩次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每次買進10萬美元。第一次的買進價位是每股6.07美元,第二次的買進價位是每股10.36美元。那麼,十年後,第一次所買的股票稅前價值會成長到將近724497.77美元,稅前平均年複利報酬率約2l.9%;而第二次所買的股票稅前價值則隻有424693.22美元,稅前平均年複利報酬率大約隻有15.56%。可見,不同的買進價位,不同的報酬率,進而產生299804.55美元的差異,這種差異,實在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