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巴菲特說:“每一位價值型投資者,運用價值原則的方式未盡相同,擁有的股票也不一樣,投資組合也大相異趣,但他們都應用同一知識原則,都相信價值型投資的基本概念,即以遠低於所值的價格買進企業股票。因此,他們賺錢靠的不是幸運,而是逢低買進股票的投資策略。我無法了解學術界人士為何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代表該企業部分股權的股票交易發生時的差異,毋庸多說,信奉格雷厄姆、多德的投資者並不探討β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證券投資報酬率的方差,這些都不是他們所關心的議題,事實上,他們大多難以分辨上述的學術名詞,他們隻在乎兩個變量:價值與價格。”
總之,巴菲特認為,市場並不總是有效,相反,經常是無效的。他說:“我相信市場上存在著許多沒有效率的現象。這些來自於‘格雷厄姆—多德’的投資人成功地掌握了價格與價值之間的缺口。華爾街的‘群眾’可以影響股票價格,當最情緒化的人、最貪婪的或最沮喪的人肆意驅動股價時,我們很難辯稱市場價格是理性的產物。事實上,市場經常是不合理的。”
在巴菲特看來,一位投資者要想戰勝市場,就要對自己的投資目標進行研究,並正確估價,然後利用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的差異獲利。巴菲特說:“要想成功地進行投資,你不需要懂得什麼β值、有效市場、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期權定價或是新興市場。事實上大家最好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當然我的這種看法與大多數商學院的主流觀點有著根本的不同,這些商學院的金融課程主要就是那些東西。我們認為,學習投資的學生們隻需要接受兩門課程的良好教育就足夠了,一門是如何評估企業的價值,另一門是如何思考市場價格。”
經濟形勢:擔心經濟形勢就是浪費時間
我不會有一毛錢的投資是基於宏觀經濟預期的,我也不認為投資者應該基於宏觀經濟預期而買賣股票。
——巴菲特
“我不會有一毛錢的投資是基於宏觀經濟預期的,我也不認為投資者應該基於宏觀經濟預期而買賣股票。”這是巴菲特對股票買賣和經濟形勢的最好注釋。然而,在投資界,還是有那麼一群人時常以一個經濟上的假設作為起點,然後在這個完美的設計裏選擇股票來巧妙地配合它。巴菲特認為這樣的做法簡直不可理喻。因為宏觀經濟就像跑道上的賽馬一樣,有時候跑快一點有時候又跑慢一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沒有人具備預測經濟形勢的能力,對股票市場同樣也無預測能力。
所以,巴菲特明確表示決不讓經濟因素幹擾他投資的決策過程,他說:“真正的投資者不會無謂地擔心經濟形勢。如果你在投資的時候,心裏總是考慮經濟是否穩定地成長,利率是否會上揚或下跌,那麼說明你的時間和精力正在被你悄悄的浪費。”按照巴菲特的說法,就算預先知道了某一個經濟因素,也不會改變他對投資的看法。巴菲特說:“就算聯邦儲備局主席亞倫·格林斯班把他未來兩年內的貨幣政策悄悄地告訴我,我也不會改變我所做的任何事。”
事實上,就連那些專業的經紀人在選股時,在很大程度上聽從於對經濟景氣指數的報告,在他們的投資報告中,常常會出現諸如這樣的話:“經濟形勢良好,因此應該購買股票。”這種說法從表麵上看,似乎很有道理,可事實上卻行不通。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化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各種不確定因素隨時都有可能進行幹擾。所以,巴菲特和查理更樂意將興趣集中在企業的基本麵因素、經營管理以及價格上麵。
巴菲特說:“不要指望投資者從今天所看到的東西影響其投資策略。我們的投資者應當基於以下因素:第一,即使知道經濟總體的發展趨勢,這並不意味著你就知道股市會如何發展演變;第二,投資者不可能在選股上比別人優秀很多。股票隻有在持有相當長時間之後才會稱得上是個好東西。”
巴菲特稱,他對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依然充滿信心,但必須清楚地意識到,美國經濟不可能在每年、每月或者每周都表現良好。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