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打算擁有一家傑出企業的股份並長期持有,但又去注意每一日股市的變動,這麼做是不合邏輯的。最後他將會驚訝地發現,不去持續注意市場變化,他的投資組合反而變得更有價值。不妨做個測驗,試著48小時不要注意市價、不要看計算機、不要對照報紙、不要聽股票市場的摘要報告、不要閱讀市場日誌。如果在兩天之後持股公司的狀況仍然不錯,試著離開股票市場4天,接著離開一個星期。你很快會看到自己的投資狀況仍然良好,公司仍然運作正常,雖然他並未注意它們的股票報價。”
對於巴菲特來說,股價的波動絲毫影響不到他的情緒。這也就是他作為一個在華爾街上呼風喚雨,吸引全世界投資人目光的大師級投資家,卻能擁有簡單樸實的生活方式的原因。巴菲特擁有喜詩糖果公司和《布法羅新聞報》已經有好幾年,他卻不考慮每天的市場行情。因為公司本身經營得很好和股市完全沒有關係。為什麼可口可樂公司、華盛頓郵報公司、政府雇員保險公司以及首都/美國廣播公司,之間必須有差別呢?毫無疑問,巴菲特非常了解他所持股的這些公司的經營情況,正如他知道他自己的私人公司的經營情況一樣。巴菲特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公司的銷售、盈餘、利潤和資本轉投資的需求方麵。巴菲特指出,股票行情並不重要。他說:“在我們買了股票之後,即使市場休市一兩年,我們也不會有任何困擾,我們不會靠每天關注股票來確認我們的權益。”
巴菲特很有理由地告訴投資者,他不需要市場的報價來確認伯克希爾的普通股投資。對於投資者,道理是相同的。當他們的注意力轉向股票市場時,在心中的唯一疑問是“有沒有人最近做了什麼愚蠢的事,讓我有機會用不錯的價格購買一家好的企業”時,他們就已經接近巴菲特的水準了。
事實上,人們對股市的跌漲並非沒有思想準備,問題在於: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眼看著自己資金在一天天縮水而保持鎮定自若?巴菲特認為,成功投資者必備的一種素質就是當手中持有的股票,價格下跌時,隻要公司仍然保持吸引他們第一次買下公司股票時的質量,應該表現得鎮定自如,因為價格上漲那隻是時間的問題。巴菲特說:“除非你能做到看見自己的股票下跌50%仍然不驚慌失措,否則就不要進入市場。”
作為一個傑出的集中投資者,要想追求高於市場平均值的回報,就必須做到這一點。就像在一場汽車拉力賽中,你必須忍受顛簸,克服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到達終點。
多頭與空頭市場:忽視所謂的多頭和空頭市場
如果某人相信了空頭市場即將來臨而賣出手中不錯的投資,那麼這人會發現,通常賣出股票後,所謂的空頭市場立即轉為多頭市場,於是又再次錯失良機。
——巴菲特
很多投資者經常受到市場謠傳:下一個空頭市場即將來臨的威脅,於是心裏恐慌,進而成為受害者。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這樣的言論在華爾街日報或華爾街周刊以及其他的重要經濟報紙上出現時,那些股票經紀人就會告知投資者趕緊把手中的股票賣出去,不然就會賠錢。巴菲特認為,他們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賺取更多的手續費。當然,下一回你將手中現金再次投入股市時,那些人就又有手續費的收入了。
多頭市場是什麼?空頭市場又是什麼呢?
多頭是指投資者對股市看好,預計股價將會看漲,於是趁低價時買進股票,待股票上漲至某一價位時再賣出,以獲取差額收益。一般來說,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保持上漲勢頭的股票市場稱為多頭市場。多頭市場股價變化的主要特征是一連串的大漲小跌。以下是多頭市場發展的四個階段。
1.積累階段
積累階段的特征是股價偏低,大部分投資者由於先前股票價格的下跌而對股市興趣索然,隻有那些覺得股票定價過低而將來會增值的投資者才開始積累股票。
2.上升階段
上升階段的特征是股價穩步上升,交易活動增加,企業收益有所提高,前景看好。
3.黃金時期
平均指數增長驚人,公眾對股市信心十足,大多數股票都已充分估價,即其市場價格與其理論價值相等。
4.泛濫時期
沒有明顯價值的低值股票成為投機者的目標,投機泛濫成災。
空頭是投資者和股票商認為現時股價雖然較高,但對股市前景看壞,預計股價將會下跌,於是把借來的股票及時賣出,待股價跌至某一價位時再買進,以獲取差額收益。采用這種先賣出後買進、從中賺取差價的交易方式稱為空頭。人們通常把股價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股票市場稱為空頭市場,空頭市場股價變化的特征是一連串的大跌小漲。以下是空頭市場發展的四個階段。